正在活化的神經元是如何引起主觀的感覺、想法和情緒呢?身體和心智這兩個不同的範疇是如何調和?了解「意識的科學基礎」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需求,並且也吸引了各個領域的人員開始進行研究及闡釋。傑拉德.愛德蒙博士終生採科學方法來鑽研腦部運作功能,以一身所學為所有沉迷身心難題之士構思解答。直接、淺顯的語言貫穿全書,解答了你我都會思考的問題──「心智與身體」的奧祕。

作者的敘述方式精確而淺顯,解釋了現在腦科學研究的發現、複雜的大腦如何產生意識。傑拉德.愛德蒙探討了意識與因果、演化、自我發展、學習、記憶,以及和人類感覺起源的關係。利用現今卓越科技的優勢,包括了生物化學、免疫學、醫學顯影、神經科學,和生物演化學的觀點,他將意識做了廣泛的分析,甚至將推論擴展得更遠:超越了科學和醫學的世界,進一步探索人類的本質。

    ■ 內文簡介

第二章 意識:記憶的現在

    我們全都知道意識是什麼:那就是你陷入無夢熟睡之時所喪失的東西,也就是你醒過來時重獲的東西。不過這番油嘴滑舌的陳述,卻不能為我們紮穩立場,好讓我們採科學態度來檢視意識。為達此目的,我們就必須更詳細探討意識的幾個醒目特性,這也正是詹姆斯在他的《心理學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書中探究的課題。在動手之前,讓我們先指出,意識完全仰賴大腦,了解這點正有利於闡明這項課題。希臘人等民族都相信意識存於心臟,這項信念存留下來並構成我們的眾多隱喻。如今,大量實徵證據支持另一種觀點,意識突現(emerge)自腦部的組織和運作。當腦部功能受了阻滯,像是處於深度麻醉狀態、腦部受了某些創傷或中風之後,還有處於睡眠的某些階段便不會出現意識。身體和腦部的功能在死後都無法重現,而死後經驗更是全然不可能的體驗。即便就生前階段而言,也沒有科學證據支持靈魂出竅或意識離體現象:意識是涉身的(embodied)。於是問題便為:身體和腦部具有哪些得以引發意識的充分必要特徵?就此問題,我們的最佳解法是:具體指出意識經驗的特性,是如何從腦部的特性突現。

    我們在本章動手闡述意識的特性之前,首先必須處理「涉身性」(embodiment)引致的另一種後果。這牽涉到每個人的意識經驗的私有本質(或就是個人本質)。底下是詹姆斯就此課題所述內容:

    在這個房間──就說這間講堂吧──裡面有許許多多思想,有你們的也有我的,有些彼此一貫,有些則否。這些思想稱不上各為己謀又相互獨立,同樣也稱不上全然緊密結合。它們不分不合:其中沒有哪一個是分割的,每個都分屬其他若干思想,卻又不屬其他任何思想。我的思想隸屬我的其他思想,你們的思想則依從你們的其他思想。至於室內是否有個不從屬任何人的純粹思想,這我們就沒有辦法斷定,因為我們沒有那種經驗。我們天生只處理一類意識狀態,全都存於個人的意識、心智、自我,存於具體確切的「我」和「你們」當中。

    這裡沒有難解的謎團。既然意識是產生自每個人的腦部和身體機能,那個人獨一無二又歷有年所的意識經驗,便不可能有直接的或集體的共通情況。然而這並不代表經驗的醒目特徵不可能憑藉觀察、實驗和記述來予以分離。

    根據這項觀點,我們得以就意識提出哪項最重要的陳述呢?那就是,意識是個歷程,不是件事物。詹姆斯在他的文章〈意識是否存在?〉(Does Consciousness Exist?)中便明確指出這點。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因忽略這點所導致的範疇誤用(category error)情況。舉例來說,有些論述明白把意識歸因於神經細胞(或「意識神經元」)或大腦皮質的特定分層。稍後我們便會提到,證據顯示意識歷程是種動態成果,由腦部眾多分區的多群神經元之分散活動引致。或有某個腦區是產生意識不可或缺的要件,然而這並不表示單有該區便已充分。再者,某特定神經元或許在一時之間得以促成意識活動,過後卻再不能作出貢獻。

    既然作為一種歷程,意識便有其他幾項也可稱為詹姆斯式性質(Jamesian properties)的重要層面。詹姆斯指出,意識只發生在個人身上(也就是說屬於私人的或是主觀的),而且即便變動不絕,看來卻依然是連續不斷的,意識還具有意向性(intentionality,這個詞彙指稱一項事實:就一般而言,意識是與事物有關的),而且並不窮盡所指涉事物或事件的所有層面。這最後一項特性,和注意力重要課題有種連帶關係。注意力(特別是集中注意力﹝focal attention﹞)能調節意識狀態,並發揮若干引導作用,卻不能和意識畫上等號。稍後幾章我還會回頭討論這個課題。

    意識有一項突出的特性,那就是統一的或整合的,至少就健康人而言是如此。當我振筆著述本文,同時也考量自己的意識狀態,結果發現它看來是渾然一體。當我凝神注意書寫動作,同時我也見到一道陽光,聽到街上傳來的一陣隱約的噪音,察覺自己雙腿貼靠椅緣的部位略感不適,甚至還有種詹姆斯所稱的「意識緣」(fringe),也就是和幾乎無從感知的物件、事件有關的意識。就一般而言,把這種整合的情景凝聚到單獨一件事物並非全無可能,好比我可以專注於我的鉛筆。然而,這種統一的情景總要改變、分化,依外界刺激或內在思想之影響而改動成另一幅情景。這類分化情景似乎是為數無窮,然而,每幅卻都是統一的。這種情景不只是比天空更遼闊,還能涵括眾多不同元素,像是感覺、知覺、意象、記憶、思想、情緒、痠痛、疼痛和迷離感等等。由內部視之,意識似乎是變動不絕,然而就任一片刻卻都是渾然一體,也就是我所稱的「記憶的現在」(the remembered present),這反映出一項事實,我過去的整個經驗,完全投入構成我對這單一片刻的整合感知。

    這種整合卻又分化的狀態,看在外人眼中便完全不同了,這些外人都各自擁有這樣的狀態。若有外界觀察者進行檢測,看我能不能有意識地同時完成超過兩件事情,這時他就會發現,我的表現變差了。內在意識狀態展現出品類繁多的不同型式,而意識能力卻有這種明顯局限,相形之下便很值得分析。稍後我們討論到意識和無意識(nonconscious)活動的差別之時,還會細究其起因。

    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提到一種特性,而且是凡有意識的人,肯定全都具備的顯明特徵。我們都意識到自己是有意識的(的確,我就是受了這等意識的驅使,才著手撰寫本書)。至於其他動物是否也具備這項能力,則我們手中的證據就乏善可陳,只有高等靈長類展現這等跡象。面對這項事實,我認為我們有必要區辨初階意識和高階意識之別。初階意識是在心理上能察覺世間事物,而且具有心像(mental image)的狀態。這不只人類才擁有,有些動物即便欠缺語意或語言能力,只要牠的腦組織與我們的類似,仍能擁有初階意識。初階意識可以獨自展現、無須符合社會定義,且伴隨出現具備過去或未來概念的自我感受。這種意識主要存於記憶的現在。相對而言,高階意識還涉及一項能力,必須能意識到自己是有意識的,這樣一來,思考主體便得以體察自己的行動和情感。這種意識會伴隨出現一種能力,就是能在清醒狀態下明確重現過去片段,並得以構成未來的意向。就最低水準而言,這仍需要語意能力,也就是賦予符號象徵涵義的能力。發展最健全的高階意識,還必須具備語言能力,也就是能熟練運用完整的符號體系,並需掌握一套文法。我們假設高等靈長類具有極低等級類型,而發展最健全的型式便只屬人類獨有。就這兩種情況,處理標記訊息(token)或符號的內在能力都屬必要。無論如何,擁有高階意識的動物也必得具備初階意識。

    意識有不同層次。舉例來說,在快速眼動(REM)睡眠期做的夢,都屬有意識的狀態。和清醒狀態下的個體相比,做夢的人往往不辨虛實,通常不能意識到自己是有意識的,沒有和感官輸入連結,也沒有運動輸出能力。在熟睡或慢波睡眠階段,有可能出現短暫的夢境般片段,不過就較長時段來講,便找不到意識的跡象。創傷或催眠能引致意識喪失,由這種無意識狀態甦醒過來之時,或許會出現迷惘和定向障礙(disorientation)。當然了,意識機能也可能因病受損,好比精神分裂症,這時便可能出現幻覺、妄想和定向障礙。

    個體在正常意識狀態下會體驗感質。「感質」一詞指稱對某種特性之特殊體驗,好比「綠」,或者「暖」與「痛」感。許多人認為一定得獲得這方面的學理論述,這樣一來我們便能直接領會體驗感質。不過,既然只有具備個別身體和腦部的生物才能夠體驗感質,這種論述便不可能成立。感質是高階的區辨力且以此構成意識。我們必須明白,各種感質的差別,根本上是肇因於神經系統各部分的活動互異所致。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感質的體驗,始終屬於統一、整合的意識情景的經驗環節。的確,所有意識事件全都包含一批繁複的感質。就一般而言,要想單獨體驗個別感質(好比「紅」)是完全辦不到的。

    稍後我還會針對「感質反映出有意識個體的高階區辨能力」這項說法詳加討論。這種能力是如何反映出伴隨意識經驗出現的神經狀態之效能?設想一隻具有初階意識的叢林動物。牠聽到一聲低吼,霎時風向驟變,天光開始陰沉。牠迅速奔離,逃往安全地點。這時,監測這些事件的物理學家,或許還看不出其中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不過,對那隻具有初階意識的動物來講,光憑這批同步發生事件,或許便附帶引出先前一次經驗,而當時出現了一隻老虎。這隻動物擁有意識,於是牠得以把現在的情景和意識經驗過往歷史整合起來,而且不論這時是否出現老虎,這種整合作用都具有生存價值。不具有初階意識的動物,或許同樣具備有意識動物的眾多獨特反應,因此連牠們也得以存活下來。不過,牠們的生存機率平均較低,因為牠們在相同環境的區辨能力較差,也不如有意識的動物那般,能夠根據先例和眼前事件來計畫。

    隨後幾章,我打算解釋意識情景和感質是如何憑藉腦動力學和經驗突現的。不過,我們首先必須了解,當我們採科學方法來解釋意識特性時,科學方法可以勝任哪些部分,而何時力有未逮。這個課題牽涉到所謂的「解釋空缺」(explanatory gap),這種「空缺」的起因在於,有形的腦部構造和充斥感質的經驗性質之間,出現明顯落差所致。不論神經元放電是多麼複雜,這種作用怎麼能激發感覺、人格特徵、思想和情緒?某些觀察者認為,這兩個領域判若天壤,完全無法協調融通。意識之科學描述有個關鍵使命,那就是針對雙方領域的關係,說明其前因後果,這樣一來,一方的特性便得以藉由另一方的事件來推斷。

    這樣的說明並不能解釋(也沒有必要解釋)該如何複製,或產生出特定的感質或經驗狀態。科學不做這種事,的確,設想一位天縱英明的科學家,憑藉他對流體動力學和氣象學的知識,構思出一項強大的理論來解釋颶風這等複雜的自然界事件。這項理論採用一套精密的電腦模型來執行運算以理解颶風的形成方式。此外,藉助這套電腦模型,那位科學家連某次颶風是否成形、會具備哪些特性,也大半都能預測。那麼,溫帶無颶風區某位人士聽聞、理解這項理論之後,是否便該預期自己就要體驗一場颶風,或甚至真的要被打濕?這項理論讓我們明白颶風如何生成,或了解颶風如何因某些情況衍推生成,然而理論卻不能創造出颶風經驗。相同道理,以腦為本的意識理論,應該提出一項因果說明來闡述其特性,不過,闡述完成之後,我們便不該預期理論得「藉由描述」來產生感質。

    為了發展出適切的意識理論,我們必須充分領會,腦部是如何作用來理解諸般現象,好比構成意識的知覺和記憶。還有,若能貫串這類現象的前因後果,接著我們就期盼能以實驗方法,來試驗現象和意識的假設關係。這就表示我們必須找出和意識相關的神經基礎。這些課題稍後再來處理,且讓我們先轉移焦點來討論腦部。

    ■ 作者簡介

傑拉德.愛德蒙(Gerald M. Edelman)

    傑拉德.愛德蒙因為發現了抗體的結構,於197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目前是神經科學中心的主任,並擔任神經科學研究基金會的主席;同時也是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神經生理學系的主任及教授。後期的研究集中於形態發生,例如組織和器官構成的差異。他試著建構腦功能和神經發展的一般性理論,並在他的書中主張神經進化論的觀點(The Theory of Neuronal Group Selection)。著有多本科學著作,其中《先有心靈?還是先有物質?》(Bright Air, Brilliant Fire: On the Matter of the Mind)由牛頓出版社出版(2000.3)。

    ■ 譯者簡介

蔡承志

    國內知名科普書譯者,獲獎無數。譯作有:《美夢是這樣完成的》、《讓大腦變年輕》、《數字的異想世界》、《我們都是機器人/人機合一的大時代》、《鳥類的祕密生活》、《恐龍與史前生物百科全書》、《是誰在操縱我們?》、《你要不要被複製?》、《始祖鳥、羽毛與鳥類進化之謎》、《狗狗知道你要回家?》、《當科技變成災難》、《螞蟻.螞蟻》、《約翰.惠勒自傳》、《領導基因》、《23對染色體》等。其他作品有:《劍橋百科全書》(編輯協力)、《阿毛的恐龍世界光碟》(審訂)、《恐龍大百科光碟》(審訂)。

    ■ 書籍資料

書 名:大腦比天空更遼闊:揭開大腦產生意識的謎底
作者:傑拉德.愛德蒙(Gerald M. Edelman)
譯者:蔡承志
出版社:商周出版/城邦文化出版
語言:繁體中文
條碼-ISBN:978-986-6369-57-5

趨勢閱讀|科技新聞|中時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