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0

     「兩岸交流始自小老百姓、基層人民的需求。兩岸交流的真諦,不在於五星級飯店的簽署儀式,也不在於衣香鬢影的兩會交流活動,而是在於兩岸協議的果實要由人民所共享。不論是陸資或台資,兩岸政府提供給企業的是機會,而不是特權!」

     正為舉辦第四次江陳會而忙碌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接受記者專訪時重申她對馬政府上台後兩岸恢復協商的看法。賴幸媛說,馬英九常掛在嘴邊的大陸政策最高原則「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既非教條,也非口號,「這十個字有非常具體的意義」,賴幸媛的詮釋是:「以台灣為主就是要捍衛台灣主體性;對人民有利就是兩岸交流的果實,不圖利特定的財團,而要歸於全民」。

     賴幸媛說,兩岸恢復協商後,成果豐碩,短短七個月,政府就讓兩岸的航程可以從八個小時縮短到八十分鐘。其實才不過二十二年前,兩岸是相互不往來的。台灣人要寫封信給在大陸的親人,得先寄到香港、美國或是加拿大,拜託那裡的親友轉寄。賴幸媛回憶說,「一九八五年我到北京長住二個月,不敢從台灣過去,得從英國悄悄飛過去」,她提醒,是小百姓啟動了大時代的變化。賴幸媛談到,一九八七年的母親節,台北的街頭有一位老兵叫何文德,身上掛著兩片白布條,大大的毛筆字,前面寫著「想家」,後面寫著「媽媽我想妳」,大聲哭喊著兩岸相隔,不能團圓的悲哀。

     「兩岸的分隔造就了許多的何文德,他們跟隨著國民黨撤退來台灣時,不過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誰知道從此就回不了家,幾十年來的母親節,只有暗自飲泣;他們在大陸的母親在數十年的思念中,逐漸年邁老去」,賴幸媛說。何文德的抗議活動,促使當時的蔣經國總統開放老兵返鄉探親,開啟兩岸交流序幕。

     「六十年前的國共內戰造成兩岸分隔,但不能把國共內戰的框架硬套在今日的兩岸關係上。」賴幸媛強調。她認為一九四九年國民黨來台時,大多數的台灣人與國民黨並無淵源;之後在國民黨的領導下,台灣人民在低工資、低糧價的生產環境中胼手胝足地創造了經濟奇蹟,更打造台灣為均富社會。六○年代的台灣,中小企業蓬勃興起,帶動了中產階級,也帶來了民主運動與本土化運動。

     賴幸媛表示,這段經濟發展的過程與社會、政治運動,造就了國民黨轉型與民進黨的成長,這些運動帶來的影響不只限於政治方面,在社會、文化上都有深度的衝擊。例如,本土與民主已成為今日台灣年輕人文化中的流行元素,當台灣歌手、演員把他們的作品帶到大陸時,在大陸受到歡迎,與大陸的年輕人可以產生共鳴。她說:「今天兩岸的年輕人,已經不同於兩岸六十年前的年輕人了;今日的兩岸關係也不同於六十年前的國共關係。我們要多花時間問問我們的下一代,他們要什麼」。

     「兩岸關係源遠流長,不只六十年」,賴幸媛說,台灣四百多年前就捲入了世界貿易的浪潮中,台灣的港口作為東亞航運的重要節點,有相當長久的歷史,是亞洲大陸面向海洋的最前線。當我們不只看「兩岸一甲子」,而是看「兩岸四百年」時,可以發現,四百年來,漢人不斷移民來台而造就的台灣文化,除了有豐富的中華文化底蘊,也有其他經由海洋而來的文化元素,包括台灣原住民的南島語族文化。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不是對立的,但是要理解台灣,就必須理解台灣文化的多元性。賴幸媛說:「站在歷史的高度看兩岸關係,必須理解,我們不能硬以一個大一統的思想來看待台灣」。

     馬英九在二○○七年發表的「原鄉精神」一書中,藉著描繪台灣史上的七波移民來定義「本土」,馬英九說,台灣文化其實就是各種移民文化的總合。賴幸媛談「兩岸四百年」,呼應了馬的講法。

     台灣,對中國大陸而言,是那麼類似卻有時又覺得無法捉摸,充滿不確定性。馬英九和賴幸媛的視野,可以給北京當局一個提示:思考兩岸關係的前景,無須打探馬英九究竟是統是獨,而是應該寄希望於台灣本土人民。

兩岸政府提供企業機會而非特權|政治新聞|中時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