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出柙?還是羊入虎口?  【經濟日報╱社論】 2009.11.20 03:34 am

      兩岸經貿全面開放的形勢已然確立;從MOU(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以出人意料的快步簽署之後,明年初簽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看來也成定局;順此方向發展,橫亙在海峽兩岸的種種障礙、壁壘,將如摧枯拉朽一般,一一破除,兩岸的往來互動,有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倏忽之間,一日千里。

      當強自閉鎖十餘年的柙門大開,會是一番什麼風景?20年前,當我們極力鼓吹開放台灣企業經營者大舉前進大陸,所著眼的,乃是對岸正要追循台灣的腳步,運用充沛到幾乎無限、低廉到難以想像的廉價勞動,積極發展台灣已經踏入30年、積累無數人才、經驗、執全球牛耳甚至藉以創造經濟奇蹟的加工出口業,其競爭力無與倫比,商機無限廣大。

      與此同時,台灣受到全面轉型調整的推迫,加工出口業走到窮途末路,不得不向東南亞的泰、馬等國尋求苟延殘喘的空間。因而以我們的剩餘價值,投向彼岸再創輝煌的勳業,正是求之不得的良機。而以我們成熟、精悍、睥睨當世的加工經營與行銷能力,進入如無人之境的對岸沿海地區,運用取之不盡的廉價勞動資源,掌控12億人構成的巨大腹地,幾乎每一個中小型的台灣業者,都有機會發展成如康師傅一般的巨型企業,而中上游那些以支援加工出口業為使命的中、大型企業,更將如魚得水,其利不可勝計。這一群大大小小的猛虎出柙,台灣的聲勢豈容小覷?

      但經歷20年強悍鎖國之後,今日的台灣早非昔比。20年前獨霸全球的加工出口業與中上游支援者,聲勢早已不再;前者如喪家之犬,被迫四處遷徙,受到對岸「騰籠換鳥」政策的全面打壓,幾已走投無路;而中上游支援者,儘管仍然有若干碩果僅存甚至被台灣賴以為命脈者,然而20年的閉關鎖國,抑制了發展的空間,剝奪其快意擴張的機會,如今面對大陸已成氣候的同業,甚至還要畏懼三分。

      更令人憂心的,是整個台灣已元氣大傷;在金融海嘯之前,經濟結構已經扭曲變形,百業凋零,唯賴資訊、面板等微利產業對大陸出超而一柱擎天;從去年開始,連擎天一柱都在對岸打壓加工出口業的盲動之下失去了衣食父母。這許許多多或遭連年砍伐而氣息奄奄,或歷經市場摧折而頓失依恃的大大小小企業,其中還有多少猛虎?一旦柙門大開,是猛虎出柙?還是羊入虎口?

      當兩岸輕舟將過萬重山之際,我們的學者專家只看到陸資企業正待聲勢洶洶地來台,投資股市,令股價大漲,買房置產,讓房價猛升,併購企業,挑精揀瘦,以壯大其在全球市場的聲勢,因而喜不自勝,爭相報喜。但股市、房市的泡沫已令人心驚,更進一步吹脹,何喜可賀?當奄奄一息但可能在對岸仍有發展機會的大小企業,被揀選併購一空,只剩下毫無機會與潛力的渣滓,台灣經濟將何以自存?遑論與日益強大的彼岸平起平坐、互爭雄長。

      在這個關鍵性的時刻,不僅台灣的大小企業必須戒慎恐懼、步步為營,執掌公權力的馬政府更應深知責任深重,進退之間即是存亡的關鍵,而深謀遠慮,一面保持台灣經濟的實力、企業的潛力,一面則全盤觀察兩岸開放即將開啟的無限機會,扶持、集結台灣的企業與專業人才,有效把握。

      若不被大陸沿海一線城市的硬體建設所懾,深入內陸各省及廣大農村為數10億的人口、亟待開發的處女地、無比廣闊的市場,以台灣平均成員素質遠在其上,以及在市場經濟中縱橫馳騁數十年的優越條件,兩岸開放將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啟;但是福是禍,端看我們如何面對。

猛虎出柙?還是羊入虎口?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