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觀念創新 (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引論

 

財富分配是當今最能引起廣泛討論和熱烈爭辯的議題之一。然而,關於財富分配的長期演變,我們究竟知道多少?是否真如十九世紀馬克思所深信,私有資本累積的慣性必然導致財富與權力愈來愈集中於少數人的手中?還是如同二十世紀顧志耐(Simon Kuznets)所認為的,經濟成長、自由競爭與科技進步等平衡力量,將會在經濟發展的後期階段減低財富分配不均,使社會較為平和穩定?十八世紀以來財富與所得分配究竟如何演變?身處二十一世紀,我們又能從中獲取什麼教訓?

以上是我在本書嘗試回答的問題。僅此聲明:書中提出的看法並非完善。然而,相較於先前的相關研究,這些看法依據的是更為廣泛的歷史和比較數據,數據範圍涵蓋三個世紀、遍及二十幾個國家,同時亦立足於翻新的理論架構,對於各種趨勢及現象背後的運作機制能有更好的理解。二十世紀的經濟成長以及知識的廣為傳播,的確使得人類免於遭受馬克思所預言的末世景象,然則,資本及分配不均的深層結構卻未曾改變,即便有也未曾達到二次大戰之後幾十年內人們所樂觀想像的程度。一旦資本報酬率長期高於產出及所得的成長率,如同十九世紀那樣,資本主義便會自動產生許多令人無法接受的人為分配不均,從而徹底瓦解民主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這正是二十一世紀極有可能重現的情況。所幸還有一些方法可以讓民主與公眾利益重拾對資本主義及個體利益的控管,同時又能避免重蹈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覆轍。本書嘗試從歷史經驗中汲取教訓,就這個方面提出建議,本書的主要架構即是勾勒這些歷史經驗。

缺乏資料根據的辯論?

 

長久以來,關於財富分配的學術論辯與政治論辯,往往充斥各種成見而缺乏事實根據。

誠然,每個人基於經驗而形成的關於所得與財富的直覺知識,儘管缺乏任何理論架構和可靠的統計數據,其重要性仍不可低估。比如在電影和文學,特別是十九世紀的小說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關於各個社會群體的生活水準和富裕程度的詳細資訊,尤其是當時種種不平等的深層結構、這樣的情況如何被視為理所當然,以及其對個人生命有什麼樣的影響。珍.奧斯丁(Jane Austen)與巴爾札克(Balzac)的小說,對於一七九○至一八三○年間英、法兩國的財富分配狀態有非常精采的描述。兩位小說家對於所處時代的財富高低位階有切身的瞭解。他們精準掌握其中的無形界限,更明白此種限制對這些男男女女的人生、他們的聯姻策略、他們的希望與苦痛產生的必然後果。這些小說家栩栩如生、牽動人心的文字,勾勒出財富不均的深遠影響,可謂勝過任何統計數字與學術分析。 事實上,財富分配的議題太過重要,不應成為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或哲學家的專利。每個人都對這個議題深感興趣,這是一件好事。財富不均的具體事實明顯可見,人人皆有切身感受,自然也由此產生明確但互相衝突的政治判斷。不論是農民還是權貴、勞工或者實業家、服務生亦或銀行家,每個人都從自己所在的觀察位置,看到關於自己與他人生活條件的重要事實,見到社會群體之間的權力與支配關係,從而形塑出自己心中公平與不公平的概念。也因此,財富分配這個議題將永遠具有此一主觀而心理的層面,難以避免帶有政治性與互相衝突的特質,無法藉由任何科學分析平緩。幸運的是,民主政治永遠不會被專家政治所取代。

儘管如此,財富分配的課題仍然值得,也應該有系統、有方法地研究。因為少了資料、方法和界定清楚的概念,大概任何說法都可以講得通。某些人認為分配不均一直在擴大,世界也愈來愈不公平;另一群人則認為分配不均會自然縮小,或者會自動達到和諧,尤其不應該採取任何作為以免破壞這種美好的平衡。每個陣營都憑藉對方智識上的怠惰來為自己的智識怠惰辯護,在這種完全各說各話的狀況下,有系統、有方法的(儘管不完全是科學的)研究取徑便有其存在價值。學術分析永遠無法終結各種不平等所引發的政治衝突,社會科學的研究目前是、以後也還會是試探性的、不盡完善的。社會科學研究並不強求將經濟學、社會學和歷史學化為精確科學。然而,藉由耐心釐清事實與規律性,冷靜分析背後的各種經濟、社會和政治機制,社會科學研究可以為民主論辯提供更多資訊與知識,並聚焦在有意義的問題上。這樣的研究可以協助重新定義民主論辯中的詞彙用語,破除成見與謊言,不斷質疑與檢視各種立場。這也是我心目中知識分子有能力也應扮演的角色,包括社會科學研究者在內,他們跟其他人一樣是公民,但又有幸享有較多時間可以做研究(甚至還可以領薪水,可以說得天獨厚)。 無可否認的是,長久以來關於財富分配的學術研究,往往是根據相對少量的可信事實和大量的純粹理論性推想。在往下深入介紹本書當中集結使用的資料來源之前,我想先就前人對於這些問題的思考提供一個快速的歷史概觀。

馬爾薩斯、楊格與法國大革命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個資法產業準備度調查:企業因應措施或多或少 但缺乏完整規劃

作者:廖珮君 -11/05/2012

新版個資法正式上路雖然才短短1個月時間,但是從公告至今卻已長達2年以上,在這段期間內,企業因應個資法的準備究竟做了多少?日前KPMG台灣所發表「個人資料保護法現況調查報告」,以問卷調查結合祕密客匿名探訪的方式,調查產業因應個資法之成效。

1.遵循法規的因應機制

KPMG定義出法規遵循的5個步驟,第一步就是界定個資範圍,接下來依續是風險評估、建立個資的蒐集/處理/利用之內部管理程序、當事人權利行使作業程序、事故通報及應變機制。

根據調查結果統計,這5項的執行比例皆不超過20%,若從產業別來看,金融、電信業已執行的比例較高,零售、醫療、教育產業做得比較少,若將零售業進一步區分成無店面與實體通路,則無店面零售業的因應成熟度又高於實體通路,KPGM推測原因有二點:(1)無店面零售業的市場反應速度本來就比較快;(2)主管機關近2年來有計劃地在推動資安,提昇整體產業的重視度。

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張允洸表示,企業在因應個資法時,不一定會按照上述的順序來進行,有些企業雖然沒有進行個資盤點,卻已經採購解決方案或是建立個資管理程序,他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合邏輯,企業必須掌握自身所擁有的個資數量與風險,再投入資源進行防護,未來才能向法官證明所投入的資源為適當比例,倘若沒有系統性地規劃個資保護機制,而是想到什麼做什麼,日後又該如何證明為適當比例。

2.法律程序的完備度

針對個資法中的個資管理程序,KPMG選擇以祕密客訪查的方式,調查組織的因應現況,調查範圍涵蓋12個產業超過150個組織,包括無店面零售業、百貨公司及零售式量販業、金融業、公務機關、學校、醫院、人力銀行、旅行業、運動場館業、電信業、觀光旅館業、文理類補習班。

(1)個資蒐集是否逾越特定目的

過往企業在蒐集個資時總是愈多愈好,演變成過度蒐集個資的情況,像是會員申請表裡要求填寫學歷、行業、家中成員…等,這就不符合個資法「個資蒐集應符合特定目的」要求,根據KPMG祕密調查,有6個產業20%以上的組織過度蒐集個資,分別是運動場館、文理類補習班、百貨公司量販、金融業、學校、及醫療。

值得一提的是觀光旅館業個資蒐集100%與特定目的相符,沒有出現過度蒐集的狀況,張允洸推測這是因為該產業的會員申請表中,有很多項目都是選填的方式,可填也可不填,所以沒有逾越特定目的。

(2)告知內容的完整度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曾想過自己為什麼會做出某些舉動和選擇嗎?答案可能你的慣用腦有關!

左腦與右腦各自掌管不同的功用與機能,一般而言左腦管理理性、右腦掌控感性,多數的理論說明也都顯示

,不同的慣用腦擅長不同領域的技能和偏愛,來看看以下的分析吧~

 

小提示:點小圖可以看大圖喔!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T经理世界:硬台湾需要软行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9日 13:19 IT经理世界

中国崛起、网络数字环境成熟,还有苹果公司的无敌创新,三股力量的交织,使得以硬件起家的台湾科技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大胎动,以鸿海、广达为首的电子巨头们,纷纷投入软件应用及内容服务的领域,硬台湾,现在要全面地软起来!

  作者:卢谕纬、李德武

  孔老夫子说:30而立,这句话也贴切地适用在台湾的科技产业。

  新竹科学园区跨越30年,全球三大电子展台北Computex,今年也届满30年。园区内依然车水马龙,展场内,Show Girls的热力不减,端着各式各样的新产品,全力吸睛。

  然而,整个台湾科技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大胎动。

  “传统3C,加上内容,科技业已走向4C汇流新时代,如果把4个C按照排列组合,总共可推演出11种混血模式,将为科技注入更多想象空间。”宏碁公司董事长王振堂如此评论产业变化。

  “未来业者要能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华硕董事长施崇棠在今年的美国CES展上表示,平台应用将会成为主流。

  驱动产业转变来自三大力量:一是中国崛起,二是网络数字环境成熟,还有苹果公司近几年的无敌创新。

  根据中国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依然保持重要地位,产业收入下滑,但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依然达到10%左右,而在进出口方面,电子信息业更占了中国外贸比重的35%之多。其中包括手机、微型计算机、彩电、数字相机、DVD播放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占全球的50%、61%、48%、80%、80%,贸易额占全球的15%以上,已成为世界电子产品第一制造大国。

变革力量:中国崛起

  虽然中国内地电子产业的发展,台湾产业在其中仍扮演重要角色,但在积极推动产业升级的大目标之下,中国内地本地业者成长快速,台湾业者不能再以劳力密集的成本优势竞争,必须朝向系统整合及解决方案之路迈进,才能创造差异化优势。

  “就像当年IBM无法单靠制造力取胜,只好切割个人计算机事业,专注于系统整合服务,台湾产业现在也是面临类似的局面。”明基电通副董事长王文璨指出。

  在这个转折的关键点上,台湾是有机会可以趁机转型。

传统3C,加上内容,科技业已走向4C汇流新时代,宏碁公司董事长王振堂如此评论产业变化

传统3C,加上内容,科技业已走向4C汇流新时代,宏碁公司董事长王振堂如此评论产业变化

  网络环境成熟,带动移动上网风潮,许多应用可以跳脱个人计算机这个入口,直接在网络平台上完成,这解放了过去Wintel的规格限制,例如带领上网本风潮的华硕Eee PC,第一台产品就是采用开放原始码的Linux系统,而随着Google 接连推出Andriod 及Chrome 两大平台,台湾厂商开发产品的空间,一下子海阔天空了起来。

  Google台湾区总经理简立峰指出,“就开发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十分细致的分工,尤其在硬件端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我不认为Google有办法作这样的整合。”他分析,就台湾情况,软件工程师也是需要时间培养的,硬件厂商不可能一夕之间找到很多的软件工程师,“最好的角度或许还是从硬件切入,找到硬件可以帮助软件做哪些事,再从而扩大。”

  简立峰举例,电子书就是从硬件带动软件的代表,“电子纸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创新突破,带动了很多机会,但可惜的部分在于,电子纸的厂商只是停留在制造电子纸而没有延伸到电子书,让关键技术仍只停留在原料。”他评论,这或许就是某种的机会丧失,因为电子纸上,或许还有很多的软件机会,让电子纸有更多的应用空间。

  发现应用原点,才是王道,这是苹果与乔布斯教我们的事。

驱动创新:从应用出发

  回顾苹果的发展,2003年iPod 与iTune的组合,首次让大家感受到硬件透过软件服务所带来的加值效应,而2008年iPhone搭配App store的模式,更是一口气破坏了手机、软件及电信三大产业的游戏规则,今年4月开卖的iPad,也将大大改变内容产业的运作思维。

  虽然大家都知道不可能变成乔布斯,短期之内,与苹果正面抗衡的机会也不大,但是,当苹果开拓出产业新道路时,也对众多业者形成新的压力与挑战:不跟进、就淘汰!要跟进的不只是吸引人的外观,更重要的是,怎么让产品更贴近消费者的使用经验。

  圆刚科技设计经理陈文刚就说,苹果看起来是一家硬件公司,但它最成功的,其实是先预想了消费者生活的情境,再来发展产品,“骨子里苹果更是一家软件公司。”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许多台湾业者,也有能力做出产品,却始终无法成为一方之霸的原因。

  越来越多台湾科技厂商觉醒,并开始行动:硬台湾,需要有更多的软思维、软行动。今年在百强榜中排名第8的联发科是一个例子。

  在外界将联发科视为中国手机山寨风潮始作俑者的背后,联发科靠得正是从服务角度,提供客户完整的解决方 案。在智能型手机日渐成为市场主流之时,联发科更在去年接连入股提供手机加值服务的iPeer公司,以及开发手机软件平台的北京沃勤公司,甚至大规模地在内地招募软件工程师。联发科想的,是要从芯片端直接接上消费端的需求。目前联发科内部硬件及软件工程师的比例已拉近到一比一的水平。

策略布局:营销之外的商机

  宏达电的HTC品牌能够快速成长的关键也在于此,不论是微软的Windows Mobile系统,还是Google 的Android平台,宏达电就是有办法让软件在手机上跑得比别人顺,自然提升了硬件的价值。

  1992年,施振荣提出微笑曲线后,这个理论就一直被台湾科技产业用来解释代工制造业毛利率持续低迷的现象,但是从几家代工厂最近的布局来看,传统生产上的零组件的垂直整合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往通路、研发的布局的动作可能会是更多,而原本貌似微笑的曲线型态上可能会更往“一”字趋近。

  “未来客户只要专心作营销,其他的都是我们的商机。”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去年股东会上指出,包括实体渠道、网络到内容,都是可能发展的方向。

  鸿海布局渠道不是新闻,10年来不管是透过自有零组件品牌“Foxconn”在主机板、机壳市场布局,或是利用子公司广宇,投资内地赛博数码,鸿海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渠道上的投资,要在生产制造之外,跨入“最后一里路”。

  最大的变革就是郭台铭亲自礼聘了台湾苹果第一任总经理胡国辉,出马操刀鸿海的渠道事业部门,郭台铭希望把原来各部门各自经营的渠道事业,整合成一个更有效率的事业体。

  但是与过去制造的鸿海相比,渠道市场显然是另外一个世界,外资分析师都不看好,高盛下游科技研究主管金文衡直言,鸿海要做渠道需要换脑才有机会成功。

优势竞争:延伸既有技术力

  换脑的关键,在于硬件的技术思维,如何转换为服务的思维,因此,软硬件整合度高的电子书,就成了鸿海练兵的最佳平台。业界人士透露,鸿海不仅是帮亚马逊代工kindle电子阅读器,也协助进行软件格式的转换,加上Kindle的阅读行为跟亚马逊网站的使用高度连结,鸿海应该是有学习到网络服务的经验。

  相较于鸿海“网络+渠道”的策略,它的对手们则是积极往另外一头的技术去布局,强化设计及软件开发的整合实力。

  “笔记本电脑代工厂的零组件垂直整合其实已经告一段落了,下一阶段的整合是要朝特殊新技术的整合迈进。”仁宝总经理陈瑞聪对外曾如此表示。虽然仁宝去年靠着上网本的加持,以3800万台的出货量击败广达成为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宝座,并拿下今年台湾科技100强的榜首,但陈瑞聪也很清楚,品牌客户现在要的更多,另一方面,陈瑞聪也看到了对手广达、纬创透过新技术、专利而拿下订单,因此有感而发决定调整仁宝策略。

  跨出的第一步,是去年找来原来曾任飞利浦设计中心台湾区设计总监的陈禧冠带领设计团队,试图加入技术之外的软性思维。“我们要更贴近使用者经验的角度,面对新的竞争环境。”陈禧冠指出。

  面对仁宝的紧追,广达虽然在今年4月单月出货数字上重新夺回宝座,但对广达董事长林百里来说,未来的云端应用,才是他现在最关心的事。“年轻人现在是网络原住民,不像我是网络新移民,面对终端用户改变,企业也面临新考验,包括如何创造新价值或改变新流程;云端运算是其中一项解决方法。”林百里指出。

未来商机:云端大应用

  去年广达投资1000万美元取得Tilera的股份,Tilera是一家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学生合作的公司,现在生产以ARM架构的处理器,Tilera现在已经可以设计出100核心的处理器。广达计划未来可以运用在云端运算上,打造廉价的服务器。此外,微软方面也透露,早在3年前,林百里就密切与他们讨论云端的各种可能性。

  今年5月,广达方面又宣布,已注册登记“云运算科技公司”,将针对云端运算的服务,营销与销售,初期为广达独资,未来将开放合资入股。计划透过与两岸电信营运商合作,提供中小企业企业管理的软件,在云端使用,使用者付费,再由广达与电信营运商分成。

  “这项革新不是比枪炮,比的是网络的影响力。对台湾信息产业而言,比的是云端运用的服务,绝非只是赚取毛利率不到10%的载具代工。”林百里表示。

服务加值:跨足内容服务

  纬创则是在3D上取得了关键技术,之前投资英国的DDD公司开发3D软件技术,是现在市面上成本最低的3D技术,与绘图芯片大厂NVIDIA的3D技术相比,价位落差甚至超过三成,阿凡达电影带动3D商机之后,纬创的3D机种也被看好。

  此外,纬创已生产云端相关的硬件产品,如服务器,董事长林宪铭表示,为提高利润将切入软件相关的开发,目前公司也有云端软件研发的团队,董事会也通过投资1000万美元,参与新设信息超级网格集团控股公司以及其子公司。林宪铭说,虽然目前都还在投资阶段,尚未有营收贡献,“但我们脚步绝对不会输给同业!”

  在笔记本电脑部分,除了代工宏碁的3D笔记本电脑外,包括戴尔等厂也都传出将委托纬创生产3D机种,纬创甚至透过3D的优势要跨入3D的LCD TV,市场就传出部分索尼3D电视会委托由纬创代工,另外子公司建碁则是锁定在电子广告牌上,把3D电子广告牌当做是公司转机的希望。

  一线代工大厂正努力延伸既有优势,其他台湾硬件业者也相当积极思考如何透过软件及网络服务为产品加值。华硕推出所谓的“Web Access”计划,试图从硬件出发,接上网络储存、游戏等内容。而另一个品牌大厂明基,则是成立新公司,透过电子阅读器nReader与网络平台eBook伊博书屋,探索新的商业契机。

  今年第一季以微小差距击败惠普登上全球笔记本电脑一哥的宏碁,不仅董事长王振堂日前透露年底将推出宏碁的软件商店,还将开始推动电子书的计划。

  此外,网通品牌大厂友讯,近来也从台湾雅虎挖了一批团队,成立了网络服务事业处。该团队的一位工程师笑说,在云端上待久了,还是想脚踏实地一下,团队过去在跨国网络公司的经验,可以帮助硬件产品开创出不一样的新局。友讯方面低调地表示,由于友讯的路由器、基地台等通信产品,是连网不可缺的工具,相较于其他终端产品,更具有连结的优势,今年底将推出具有网络加值概念的新产品。

转型挑战:改组企业DNA

  虽然找到了方向,但这条路并没有想象中好走。一位文创产业的高级主管就批评,科技业做代工太久,梦想与创新的勇气也都被磨掉了,“创新是你对未来生活的想象,而不是眼前赚不赚得到钱。”他感叹,虽然台湾电子书近来发展火热,但这也是别人定义好了的游戏规则,台湾厂商仍然没有看到太多的创意想法。

  华硕副总裁陈志雄及明基副董事长王文璨都不讳言,由硬转软的过程中,内部出现很多不同声音,矛盾冲突在所难免,不但需要时间凝聚共识,企业组织架构、文化以及管理方式,都需要大幅度的转变。

  在今年台湾的科技百强榜单中,看起来虽然有不少熟悉的面孔,例如前10名中,仍可见到仁宝、鸿海、广达、联发科的身影,但其实,他们的成长动能,已经不再是你以为的制造,大断裂、大跃进、超融合,这些科技大厂们,正试图革自己的命,做更好的自己。

IT经理世界:硬台湾需要软行动_业界_科技时代_新浪网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2010-05-07   【朱雲漢】

     最近《紐約時報》連續發了兩篇頗有深意的報導。四月上旬《紐時》記者報導美國加州州政府已經與中國政府簽署一項合作意向書,這個合作計畫打算引進中國大陸的高鐵系統,大陸當局承諾將提供所有的設備、技術以及工程師,必要時也可以提供貸款,並承諾雇用大量本地勞工。《紐時》的記者感嘆到,一百五十年前,中國也曾幫助加州興建鐵路,不過那個時候僅僅是輸出苦力。

     上個星期日《紐時》記者從印尼東爪哇省採訪了拉蒙岸縣的縣長。這位縣長在兩年前第一次隨團訪問中國,被大陸的神速發展所震驚,回來後立刻下令所有縣內的小學開始教授中文,並積極尋覓華語師資。《紐時》的記者提醒讀者,在蘇哈托政權時代,這是完全不可想像的。蘇哈托執政三十年多年期間,印尼政府全面關閉中文學校,也嚴格限制中文報刊與書籍的進口。過去,印尼經常爆發排華事件,現在拉蒙岸縣縣長寄望當地的華僑能利用他們親屬網路幫助該縣發展與大陸的經濟合作關係。

     《紐約時報》的這兩篇報導反映出,西方國家的意見領袖對於中國問題的思考,這二十年來的巨大轉變。九十年代西方的主流媒體圍繞著「中國崩潰論」的話題打轉,當時的氣氛是社會主義陣營大勢已去,中共政權背負沉重的六四陰影,中國經濟轉型危機重重。等到中國大陸安然度過亞洲金融危機,以及第三到第四代領導人順利接班,中國崩潰論開始明顯退潮。

     到了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西方主流媒體的熱門話題是「中國威脅論」,中國問題專家與國際關係學者不斷在辯論:中國是否可能和平崛起?美國是否可能坐視這個未來唯一的潛在挑戰者不斷壯大?中美間的戰略攤牌是否難以避免?不過,隨者中美之間的經濟依存關係已經緊密如連體嬰,以及中國躍升為帶領全球走出金融海嘯的經濟火車頭,這個議題又很快成為明日黃花。

     《紐約時報》的這兩篇報導清楚的透露出,西方主流媒體的問題意識又轉換了。下一個十年的焦點將是有關「中國的世界」之爭論,也就是中國的崛起是否意謂著世界將因此而改變?法國《世界報》前主編伊茲拉萊維奇在二○○九年出版《當中國改變世界》一書,在歐洲引爆這個話題。緊接著英國《獨立報》前副總編輯馬丁雅克又拋出一個更震撼的話題,他在《當中國統治世界:天朝的興起與西方世界的終結》一書中預言:中國的興起會重新塑造「現代」的意涵與模式,世人不要期待中國會向西方模式靠攏;相反的,當中國人的文化優越感逐漸恢復以後,中國的文化輻射力量將再度開展,成為帶動世界秩序重組的重要力量。

     最近英國劍橋大學資深研究員哈爾珀推出新書《北京共識:中國的威權模式將如何主導二十一世紀》更將這個話題帶入另一波高潮。這些暢銷書的陸續出版意謂著西方觀察家已經越來越擔心,他們無法樂觀期待一個「世界的中國」出現,他們越來越不相信興起的中國會被西方國家所建構的主流價值觀,以及現存的國際社會規範與制度逐漸同化,或是北京將選擇參與及融入現有的全球治理機制來發揮其領導角色。他們反而擔心,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挑戰西方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的一黨專政體制將比西方式民主對於發展中國家更具吸引力;甚至歷史上的朝貢體系也將以某種現代形式在東亞出現,全面衝擊近代西方所建構的主權國家體系。

     西方世界的焦慮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一百多年來西方國家早已習慣於歐洲中心的世界觀,早已習慣指導非西方社會、改變他人,而不是被他人改變。其實這種焦慮是不必要的,不同文明間相互交流、激盪、影響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動力。從十五到十六世紀回教世界對歐洲文藝復興產生巨大影響,中國文明也曾經是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知識分子景仰的對像。東亞在過去一百年不斷吸取西方的現代化經驗,過去三十年中國大陸也大量引進西方的制度,所以中國的世界與世界的中國不是兩個相互排斥的命題,而是一組互為因果,相互牽引的辯證關係。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罡
郎咸平最近憤憤不平地推出了他的“6+1理論”。 郎教授說,我們以前一直認為中國人最勤勞,最聰明,但聰明的民族是不會把自己定位在產業鏈額最低端的。在他看來,身為制造業大國的中國恰恰處於產業鏈的最低端,而在生產制造環節之上的產品設計、原料採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和終端零售這六個環節,無一掌握在中國人手裡

不過我懷疑洞察秋毫的郎咸平教授這次可能看走了眼。鑒於中國市面上假冒偽劣產品泛濫的現實,我覺得中國許多商家在產品設計、原料採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和終端零售這六大環節上可謂動足了歪腦筋,他們唯獨不肯在生產制造這個環節上下功夫,用郎教授的話說就是“不把自己定位在產業鏈額的最低端”。而且中國人的這種聰明勁兒也並非無良商家所獨有,黃日新老爺子開發的“膠囊公寓”,雖然被譏為日本膠囊旅館的粗糙復制品,卻能選在全社會熱議“蟻族”之困的當口適時推出,一下子就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從而得以順利推向市場。按郎教授的定義,黃老爺子可謂聰明之人。
我想,郎咸平先生之所以對這些明擺在眼前的証據視而不見,很可能是因為他沒有參透“中國式創新”的獨特之處。這種創新與西方通常的創新途徑反其道而行,不刻意追求人無我有,而是把功夫重點用在“人有我有”上。說白了,甭管你是多麼高科技的東西,我都能迅速把你“山寨”了。據說,由中國農民鼓搗出來的山寨飛機、山寨潛艇甚至山寨飛碟都已堂而皇之地進入了上海外灘美術館的殿堂。說老實話,這種“瓜菜代”式低水平模仿的東西,在其他國家恐怕更多只具娛樂價值,但在中國卻被奉為“藝術品”,並讓某些人“深深感動”,足見中國式創新理念已多麼深入國人的心田。
這種中國式創新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徹底顛覆了郎教授所說的6+1模式,把產品設計、原料採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和生產制造這七個環節完全混雜在一起,並不刻意把它們區分出高低上下,而是把自己佔優勢的環節做精、做細,自己不佔優勢的環節則盡可能因陋就簡。在這裡,會研發的未必能比會忽悠的站在更高產業鏈上,因為畢竟忽悠才是咱的強項。對比一下最近順風順水的蘋果公司,或許更有助於我們了解中西方兩種創新模式的不同。有人認為,蘋果目前的成功隱藏著危機,因為它的成功實在是由於諾基亞、微軟和三星等競爭對手在蘋果的主打領域全都做得一塌糊塗;如果蘋果在從產品設計到組織批量生產等七個環節中的任一環節出現明顯紕漏,它都有可能被這些大牌競爭對手掀下馬。相比之下,按中國式創新模式運作的企業就皮實多了,因為橫豎咱是“山寨”,你把我的寨子端了,大不了咱再另立一個山頭。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能被山寨品“深深感動”的中國,沒多少人會認真計較你的前科。
(本文作者劉罡是《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編輯兼專欄撰稿人。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者:賀桂芬  出處:天下雜誌 445期 2010/04

台灣的財政,已是八年來最糟,而減稅大筆仍揮不停,利富政策給不停。「台灣是個不義之島。」一個中產階級的心聲,和《天下》稅改民調,都反映出受薪階級的憤怒。減稅真可救經濟?過去二十年來,從沒發生過。這種說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直指「愚蠢、不誠實」。

五月一日,台灣九百萬勞工過節。五月一日,也是報稅的第一天。在台灣,稅與勞工,這兩者的關係令人格外不悅,很多數字足資佐證。這些數字都不是新聞,但過去兩年,情況更糟了。

在台灣,九百萬勞工,負擔全國七二%的所得稅(見表一),比美國的薪水階級苦命很多,他們只負擔國家所得稅的五六%。富國俱樂部OECD的薪水階級,平均更只負擔四九%的所得稅。

在台灣,有七百五十四萬戶家庭,但只有五百三十八萬戶繳稅,至少二九%沒繳稅。「這裡面有很多是高所得者,這些人現在已經一個月只繳六百塊健保費,將來用家戶繳健保,那這三分之一是不是不用繳健保?」一位前中央財金政務官說。

二十年前,美國《新聞週刊》稱台灣是「貪婪之島」。在台北縣新店遠東工業園區一家電子散熱器廠做業務的劉志允說:「要我說,我會說,現在的台灣,是個不義之島。」

玩錢的人不必繳稅?

劉志允和太太八萬多薪水,房貸車貸健保勞保、學費家用、牌照稅燃料稅房屋稅地價稅所得稅繳一繳,所剩無幾。「我連我家門口賣麵線不用繳稅的攤販都不如,更別說在股市殺進殺出的中實戶、和坐擁土地資產的田僑仔,」尤其這幾年的低利率環境,造就房市、股市吹泡泡,很多人的財富快速膨脹,「這些人的所得,全都不用繳稅,這公平嗎?」他氣憤地說。

「台灣真正的有錢人,都不是檯面上你看到的這些人,而是住在像帝寶那種地方很多默默無名的人,」前財金官員指出。財政部只公布過一次的資料顯示,五年前,台灣最有錢的四十名巨富,有八人一毛稅都不用繳,十七人平均只繳一%的稅。

「很多人繳的稅,和他的所得極不相稱,」經濟學家馬凱說。很多人財富的累積,靠的是房地產和證券交易,這些所得,絕大多數都不必繳稅。就算是要繳稅的收入,也有很多合法或灰色辦法避稅節稅。包括把錢變成不用繳稅的資本利得,就連現在馬路上到處可見的特殊車牌高級轎車,都是節稅的工具。

根據二○○九年IMD競爭力報告,台灣企業繳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只佔GDP的三%,是四小龍、中、日、美國當中最低的。而佔報稅所得只有一.八八%的營利所得,又只佔國民所得統計中,營業盈餘的二成多一點。換句話說,至少有七成的營業獲利,從大大小小的洞,漏光光。

在台灣,企業愈賺錢,稅負愈輕。《天下雜誌》最新統計,已公布二○○九年財報的上市櫃企業,最賺錢的十家,賺的錢只繳了九.九七%的所得稅(見表二)。十五家獲利三十億以上的企業,稅率也不到一○%。有獲利但沒繳一毛錢稅,甚至有退稅的企業,有五十四家。比一般上班族動輒高達二一%至三○%的所得稅率,低得可以。

這麼多數字,只為了說明一件事:勞工稅重,企業和富人稅輕。而今天,政府告訴民眾,為了提升國際競爭力,為了減稅救經濟,企業稅負還要再減。

政府不照顧一般百姓

從《天下》的「二○一○稅改大調查」中不難看出,租稅不公,的確是民眾憤懣不平的重要來源。

四月十四至十七日,《天下雜誌》調查中心抽樣電訪一○八四位二十歲以上民眾,結果顯示,有七九%的人同意有所得就該繳稅。但有五四%的受訪民眾,認為稅制不公,只有二四%的人認為公平。(見調查表一)

認為稅制不公的人,有七九%集中在「有些人有很多避稅管道但薪水階級幾乎完全無法避稅」、「企業有太多租稅優惠」、「富人賺很多但稅金佔收入的比例很低;一般人賺很少但稅金佔收入比例很高」、「有錢人不用繳太多稅」以及「稅制對勞工階級不公平」等六項。(見調查表二)

對於政府將營所稅從二五%一舉降到一七%的新政策,有四三%的受訪民眾認為不公平。並有七成的人認為,這兩年來的稅改,對企業和有錢人愈來愈有利。而且,有近六成的人認為這兩年政府不照顧一般老百姓。(見調查表三~五)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克魯曼,在《減稅經濟學》一書中指出,減稅不是短期經濟管理的工具,貨幣政策才是。八○和九○年代後期,美國經濟都加速成長,雷根減稅和柯林頓時代大幅增稅,都不是原因。寬鬆的貨幣政策才是關鍵。

但雷根之後,世界各國政府要減稅,都搬出雷根經驗推銷。「減稅像注射嗎啡,很容易上癮,」克魯曼指出,「過去二十年,美國的紀錄從不支持減稅對經濟供給面有效。」克魯曼批評小布希政府減稅,「不但愚蠢,甚至不誠實」,「只圖利富人,但對窮人和中產階級簡直是雪上加霜。」克魯曼的話,幾乎可以一字不改地用到台灣現狀。

兩年來,馬政府對企業界、富人端出一盤盤租稅減免優惠,近日又為了「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落日後,彌補大企業沒有了研發等租稅抵減所造成的稅負增加,政府決定將營利事業所得稅,從二五%降到二○%。並且,為了和在野黨提出的一七.五%稅率拚場,行政院版的營所稅再降到一七%。而且,在四月十六日通過的「產業創新條例」當中,只有大企業享受得到的創新研發抵減優惠照給,再加送和創新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中小企業增雇補助。

這所謂的 「一七%加一加一」方案,成為中華民國史上,最大的減稅案。這減稅案發生的時間點,更是中華民國財政正處在八年來最糟的時刻(見表三),年度財政收支從三年前的盈餘近四百億,變成五千億赤字。

國民年金四年破產

「政府理財本來就是要穩健,台灣尤其要穩健,因為台灣處在一個兩岸關係不穩定的狀況下,」前述中央級財金政務官指出,外匯和財政盈餘的累積是台灣最重要的兩根支柱,讓台灣在面對風險的時候有能力穩定局面,「而財政這根支柱已經垮掉了,」他說。一九九○年政府負債餘額佔GDP比重不到一○%,現在已經超過三八%,逼近四○%的上限。

「這樣國家會完蛋。國民年金本來說八年會破產,現在會提早到四、五年。全民健保以後自付額一定一直提高,最後健保商品化,社會保險功能會喪失。因為無力再舉債,未來政府只能多印鈔票,通貨膨脹會跟著來,」公平稅改聯盟簡錫?警告。

至二○一一年底,馬政府上任三年半,租稅優惠和減免總共帶來六三五八億的稅收損失,等於每位國民損失兩萬七千元。至於舉債,如果保守估計明年舉債金額與今年相當,三年半新增債務高達一兆四千三百二十二億,每位國民負擔六萬兩千元。手筆空前的減稅和舉債,讓審計部急得在公布○八年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時警告:「政府財務困窘,各項租稅優惠及減免已經嚴重侵蝕稅基,財政面臨嚴峻挑戰。」

「陳水扁、馬英九當初在辯論時,講到稅,兩人說法都差不多,認為減稅創造經濟成長,稅收就會增加,」簡錫?說。但二者的正向循環,過去二十年的台灣,從來沒發生過。這可以從主計處公布的租稅負擔率,也就是政府稅收佔GDP的比率看出。OECD國家租稅負擔率平均為二八%,中、日、韓都在二○%左右。台灣的租稅負擔率,一九九○年還有一九%,之後一路下降至去年的一二%。甚至從一九九六年起,稅收成長的幅度便落後GDP成長,而且經濟成長率還從二十年前的八%降到四%以下。(見一○四頁表四)

「無業富人」到處都是

家住民生社區的王先生,無業,名下三棟房子。攤開他九十七年的綜所稅結算申報單,綜合所得只有六十一萬六千元,稅率只有六%,應納稅額一萬三千元。他的所得全是股利,已經預先扣繳六萬七千元,最後退稅五萬多。因為沒有工作,「名目所得」又低,他每個月健保費才六百元,念國立大學的女兒還申請清寒獎助學金。事實上,他九十七年的收入結算,從股票投資賺到的利潤,高達四百多萬,平常保持的投資水位,都在兩、三千萬之譜,六十萬的股利,也是這麼來的。像他這樣「無業富人」,台灣非常多。

一位批評者指出,台灣的稅制,問題不在稅率,而是在於不公平、租稅優惠太多和漏洞太多。而企業租稅優惠、股票和不動產交易所得這三個大洞,一日不補,一般民眾的被剝削感一日難除。後兩種稅,先進國家沒有一個不課。

無論不動產或股票交易,實際交易資訊掌握不易及擔心打壓市場,是政府遲遲不復徵證所稅和取消公告現值按交易價格課稅的理由。「別的國家都做得到,政府可不可以告訴我們,為什麼獨獨台灣做不到?」簡錫堦問。

「你說不動產難掌握我同意,但是股票交易現在已經全部都是電腦撮合,說難掌握就說不過去了,真正原因是怕股市會垮,」證券從業人員阮正圓說。「你可以課低一點,但一定要課。你先把它全部納進來,慢慢做才知道有什麼問題,你才能去改,」前財政高層官員建議,「稅很輕,爭執就不會大,比方賺一百塊只課一塊,且證交稅可以在證所稅裡面抵,目的呢,是先讓政府能夠掌握交易所得。」

「地價和房價採公告現值,全世界只有台灣有,」經濟學者馬凱指出。而公告地價和房價嚴重偏離市價,更是蔚為奇觀。「帝寶房價公告才三、四百萬而已,」馬凱指出,前一陣子政府有意提高公告現值在一百萬以上的房屋稅,被人一罵,政府又縮回去了。「吳院長說不提高也影響不大,公告房價一百萬以上的房子只佔三%,我看台灣房價真正在一百萬以下的才只佔三%吧,」馬凱說。

不動產交易按實際交易價格課稅,台灣的困難在市場不夠成熟,房仲制度不夠全面。學者指出,先進國家不動產交易都透過經紀公司和銀行交易,所以所有的資訊政府都能夠掌握。「長期看增值稅還是一定要取消,回歸到所得稅裡去。政府要想辦法把掌握交易資訊的前置工作一步步做好,按實際交易價格課稅是水到渠成的事,」一名前朝政務官指出。

可見,取消所有租稅優惠,擴大營所稅的稅基,同時復徵證所稅,並按實際交易價格課徵不動產交易所得稅,充裕國庫,做各項提升台灣的投資,才是真正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富人租車,賺免稅所得

眼尖的民眾發現,這幾年,馬路上車牌是兩個相同英文字母的轎車多了起來,而且都是售價動輒三、四百萬的高級轎車。「這些都是租賃用車,」台北市監理處人員回答《天下雜誌》的詢問。「有那多人為了撐場面去租這麼貴的車嗎?」網路上的討論區有人這麼問。

這一類高級出租車已經成為企業大股東及企業主的避稅工具。租車公司和企業簽三年長約,將車租給企業大股東及企業主做私人用車,「期滿後你有權用很低的價錢把這車買下來,再拿到中古車市場賣掉,差價就變成你的所得,還不用繳所得稅,」一名了解內情的企業界人士解釋。

譬如一台凌志350,價格兩百萬,自己私人用車,但用公司名義租,三年租金一百五十萬,約滿後只要付七十萬買下來,租車公司賺二十萬,車主把這車拿到市場上賣掉可以賣一百四十萬,就賺了七十萬,還不用繳稅,「你一毛也不用付,公司付一百五十萬租車費可以報費用,比公司自己買一輛車可以報的折舊還高,」他解釋。也就是說,這種車是領薪水的人得不到的節稅工具。

財政部長懂財政嗎?

為了配合減稅舉債政策,財政部長李述德的名言是「中華民國財政全世界最好」,「我順應民之所欲有什麼錯?」上台兩年,儘管媒體高分貝指責,財長寶座卻仍穩如泰山,為什麼?

批評學者的重點在:國家財政首重穩健,預算法規定經常支出必須用經常收入,經常收入要大於經常支出,多餘的錢才能用來做資本支出,不足的時候才用資本收入,這是政府財政基本的概念。但馬政府上台以來,政府收支不但轉盈為虧,且赤字暴增,「敗家」的速度令專家學者搖頭。

大學念銀行保險,研究所念企管,李部長在《天下》專訪中,曾指出政府可以像企業一樣,所有的借貸都是為了投資,所以資本支出用借的就可以,因為投資就是資產,投資就是好事。但一名前財政官員指出,「這講法是完全忽略了財政穩健。李述德財政上沒太大專業,」他批評,「你要知道,政府的投資都是蓋道路機場,會折舊的,不會生財。所以你絕對不可以說經常收入等於經常支出,你的財政狀況很好,一點都不好,而且是最危險的境界,壞得不得了的地步了。」

了解李述德的友人都知道,李述德是個個性很好的人,「所以他必須要出來幫長官擋子彈,但偏偏他的長官們經常做些讓人憤而開槍的事,」一名不願具名的友人說。

從團隊的角度來看,願意擋子彈的李述德也許是很好的團隊成員。但成就了團隊,犧牲了國家財政的結果,卻是全體人民在承擔。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新發現誌 2010/04/15

從智慧手機到小電腦與閱讀器,一直到最近新推出的平板電腦等各種新的載具都在詮釋新的閱讀行為、閱讀環境以及閱讀的內容格式......

【文/楚知】

從智慧手機到小電腦與閱讀器,一直到最近新推出的平板電腦等各種新的載具都在詮釋新的閱讀行為、閱讀環境以及閱讀的內容格式。

上一季舉辦的「電子書高峰論壇」中,美國歐萊禮(O'Reilly Media)的數位部門副總安德魯薩福克斯認為,數位出版的世界並非傳統出版的延伸,而是一個全新革命性的景觀,並大膽預測多元內容與行動載具將是一體兩面的新浪潮。

所以,電子書如果只是將傳統的印刷內容放到電子紙上面是不夠的。當然像Kindle與iPad的做法是立即翻新了原來那些書本與報紙的流動通路與閱讀方式,但這樣的革命其實只是初期的現象,因為電子書或數位閱讀不會局限於「新型印刷術」或「新型書本」這樣的變種角色,而會很快的找到他自己原生基因的品種與專屬的形貌。

就像攝影剛發明時就被看成「很準確的繪畫」,社會也把它看成是「繪畫的變種」。而電影發明時就被社會看成「可以拍連續動作的東西」等等,看成攝影的變種,但後來的發展證明這些都是文化發展上具有新基因的新品種。每個新品種都為人類社會展開一波革命性的文化景觀與社會生活。

從數位出版到數位閱讀,我們可以預見它們將是互為因果的創新過程,我們注意到傳統書本變成數位載具的內容,看到歐美報紙進入平板電腦閱讀器……這些創新熱鬧現象似乎只屬於歐美主流國家,我們的關切也是這一波趨勢之下產業訂單與消費熱潮的焦點。

但在深度的文化觀察上,大家可能忘記還有一環的革命浪潮也正在靜默而激烈的翻動中,那就是數位寫作的方式也將超越舊日狹義的「寫」,而在數位工具與網路的環境中邁入廣義的「網路書寫」,或是「網路論述」的新格式中。

同樣的,傳統的寫作、出版發行、銷售、閱讀這四段工作一直被視為書本產銷的的標準流程,現在其實都在進行一場靜默革命,只是還沒找到正式的產業新格式而已。

這四合一的革命與行動載具的發展同步地展開,在即將到達的網路3.0基礎上,會讓書本的內容包含了互動文字與多媒體,而行為則包含了遠距同步與即時社群,資料流動包含了雲端與行動運算等等……。它將繼承了「書」的嚴謹架構(有別於一般搜索與對話),接收了遠距互動與超連結的「網路」性格,以及多媒體與視訊的豐富體驗感……。

這樣的書本(或稱論述內容),我們可以跳開產業熱潮眼前的景觀,而在文化視野上預測它的面貌嗎?這是本專欄這個月的探討與實驗的主題。

把書本論述活動放到Web3.0世界

我們設計了一個網站稱作「散步書房」,準備對寫作、出版、閱讀、展銷等四者,發展某種創新的活動格式。

針對「書本」這物件,嘗試要在網路世界中創造新格式之前,我們先把印刷術的外衣褪去,也先省略繁複的現代行銷手法,直接著手觀察人類社會中關於著作、出版、閱讀這三種現象的原點。

我們會發現其實與所有著作活動一樣,這三合一的活動顯然是從作者將思維見識與體驗精煉化開始,進行某種可以再現的紀錄(至此為著作),其次是為訊息準確傳送而進行的精心編排型式與進入載具(至此為出版),最後是讀者在這種精心編排的形式中學習,思維與使用的過程(此為閱讀)。

這樣的定義即使在後現代大師的多重閱讀理論中(如羅蘭巴特德的「作者已死」等論述)或是網路2.0交織混合了讀者與作者,重疊了讀與寫的世代現象中,我們只要把上述三者的描述看成一組相互參透的領域,那麼針對「書本論述」這種文化產物而言,這樣的定義仍然可以成立,而且可以在行動網路時代找到許多新的出路。

從以上原點三段元素出發,再把它們放到Web3.0時代的科技與社會環境裡,會發現它們可以被投影到一個全新的活動空間中。

a.互動性:這三要素可以互動地進行,而且可以有多回合,多層次地互動嗎?不是網路留言對話的互動,而是著作,出版,閱讀這三種分別代表了思維創作。傳播形式與思維體驗的三種活動格式因此都可以互動,而又因為互動而變得多層次地循環進行?

也就是說,原來屬於上下游的關係保持互動,這上中下游的接力會變成許多小漩渦般非常多回合,多層次,這時創作與閱讀還能保持多少獨特性?

b.行動性:行動代表隨身、隨時,所以也代表同步與應用。因為隨身的載具如智慧手機把網路能力(帶出電腦桌之後)帶進了人類所在的種種社會環境。所以,在真實現場環境中的「應用」成為極大需求。

書本可以進入行動載具已無庸置疑,但書本可以應用在許多行動時刻與行動環境(情境)?這應該是無法避免的要求。

c.動態性:多媒體視訊、即時視訊、動態化的內容,這些傳統書上沒有的東西都會整合進入。

動態內容的邏輯挑戰著上述論述流程的三種活動。

動態性的媒體豐富動人,與傳統圖文有不一樣的體驗與表現空間,動態同時也意味著此時此刻的動態,真實即時的注視……若加上互動與連結性,此時的動態就是雙向的,此時的遠距空間就被結合。

d.連結性:跨地理的連結在內容互動與同步效果之外,還有更長期而全面的影響。連結的格式從手機、環境、載具、貨品、感測器、晶片卡,也把人與社會的(土地)基礎改變。

「書本」連結的時代裡,可以變成一件神奇的入口,連結整個世界嗎?其實大家都知道答案,但是「產品格式」還沒有被市場化而已。其實我們放寬想像力,可以發現「連結整個世界」的產品不一定為Kindle或iPad,普通的紙本書也可以的。那麼如果上述三種活動(著作、出版、閱讀)都加上連結性,會是怎樣的格式?

e.空間性:從超連結與多媒體出發,我們發現數位內容可以多向多元地動態呈現,進入行動運算時代,我們發現真實而豐富的世界才是資訊處裡真正的對象,但這兩者也提出一個隱形的重要訴求,就是「數位內容的空間性」。對前者而言,空間性才能讓人在多向通路裡著作與閱讀,對後者而言,真實世界的資訊並非傳統的文字圖片甚至錄影等可以記錄與表達……。

散步書房首先要邀請一位作家,為他(她)設計一套無學習門檻的網路工具系統。

藉這工具系統讓他可以在書房中,在道路上,在球場或用餐會客等各種日常活動的空間中都可以進行「寫作」的活動,或者說是傳統寫作前的「視野」活動。

散步作為一種寫作,同時也是出版與閱讀

我們如果放寬對於書房寫作的定義,其實即使傳統的作家在書房桌前稿紙的書寫活動之前他在散步、旅行、聚餐聊天或巷弄觀察等日常活動中,早已進行寫作前的寫作(或是手記寫作),即使完全沒有文字或筆記的活動,但是在種種視野焦點搜索轉換的思維與論述著作的活動也早已展開了。

回到網路與多媒體時代的今日,我們可以將作家日常活動的視野與體驗,思維與觀察都同步地記錄到網路上,有時只是無名或不確定的視覺注視,有時是視野觀察附帶獨白或思維的紀錄,有時又是文字描述提煉,延伸到更大的象徵與想像世界。

文本到這個段落為止,我們在技術上完成這工具之後,還不能進一步設計它的呈現與傳播格式,因為要先思考一個問題:

這些都是寫作或著作嗎?或許真要問的是「這些可以讓人有意義有組織地閱讀嗎?」這個問題要把載具與閱讀者同步放進來,三合一地才能找到答案。

但從這個起點開始,我們要進行多回合的循環流程,在其中導入互動、行動、動態、連結、空間等五種Web3.0要素的格式。

例如對地理空間的同步記錄,與讀者即出版者的同步,行動寫作、應用、與閱讀,動態媒體與遠距同步視訊,還有社群活動等等。最後要導入傳統編輯與製作的嚴謹流程,真正照顧到讀者的閱讀、理解與應用的品質,這是網路時代中很需要保留的,作為「一本書」的精神。(因為專欄篇幅所限,後續內容與實作活動的工具將在4月下旬的ideas.org.tw公開,歡迎讀者參與並提出意見。)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時代 /  2010/04/01

*文/鄭緯筌、盧諭緯(《數位時代》編輯部)
超越你的想像
網路商業模式100ㄧ個新經濟時代的誕生,從來不是在資本市場中孕育,而是在狂想、摸索、失敗、再站起的歷程中完成。
10年前,那斯達克崩盤,人們懷疑新經濟的力量;10年後,從搜尋資訊、購物、理財到娛樂,網路全方位地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大小需求。
好奇於人群,走回到人群,創業家、工程師與使用者攜手重繪版圖,一大堆新鮮的創意,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積極搶攻社會大眾的眼球和荷包。2010年春天才剛剛來到,我們卻彷彿已經進入了百花齊放的繽紛年代!
這一切都得從長遠來看。」(It's all about long term.)全球最大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如是說。
十年前,美國那斯達克崩盤,網路公司經歷巨大的動盪洗禮,「新經濟是否是上帝開的一個玩笑?」許多人懷疑著,但也有許多人堅持信念,相信網路的力量走了過來,貝佐斯是其中之一。他對了!
翻開財報,走過網路泡沫低潮的亞馬遜,二○○二年營收為三十九億美元,但○九年營收為兩百四十億美元,成長五倍之多;從股價看,一九九七年亞馬遜在那斯達克上市時,一股為十八美元,而現在一股高達一百三十五美元,是奇異(GE)公司的六倍。
「人們總是在嘗試新的方向時,會過度在意失敗。但是如果失敗可以帶來日後的成功,那失敗的代價其實很低,」貝佐斯說。
當年網路股災時,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評論:「一個新經濟的型態,沒有十年,無法成型。」十年時間,創業家的熱情其實並未消退,但比起十年前,他們更務實地把創意當做事業來經營,而不是如當年杜拉克嚴厲的評論,「許多網路創業家不是在創立一個企業,而是在玩一場股票市場的豪賭。」
事後檢討,很多人把網路泡沫歸因在無知的瘋狂,但持平而論,這些公司距離成功並沒有想像的遙遠,甚至當年網路創業的前輩已經改變了商業的面貌。只是有些公司的商業模式不夠周延,抑或只是單純時運不好。
失敗後的學習很多事後被證明具有可行性的產品策略,在當時是因為環境、技術尚不成熟的因素而早夭。像PointCast這個推播服務的鼻祖,一九九六年推出之際,便以其免費服務和豐富的內容贏得好評,也快速累積用戶人數。

只可惜當時電腦處理器的速度太慢、頻寬消耗過大,加上一時又難覓商業利益,這才使得PointCast消逝於茫茫網海之中。
然而若是在行動網路便捷的今日推出類似服務,輔以手機介面的推播服務,並結合準確的位置情報資訊,將很有機會獲得廠商的青睞,進而開闢出一片寬廣的藍海。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岸不管是金融、科技或是傳產等各項產業都在彼此競逐,並且在競和關係中尋求成長。大陸近年在硬體方面的發展速度尤其快速,但硬體設施的發展未必代表所有競爭的絕對結果,因為一個國家的競爭力,除了硬體的發展外,軟體的建設有時更具有決定性,因為軟體建設才是一個國家能否持續成長的關鍵。

     我曾在大陸某國有銀行服務,一次主管會議上,該銀行老總針對各項業務的改革發展發表談話,對於不論是硬體設備、風險控管或客戶禮儀等各方面都表示滿意,因為大陸這幾年不但吸取台灣經驗,同時經由與很多其他國家同業交流經驗及技術持續進步,甚至超越同業。這位老總談話進行到一半,話鋒一轉,他發覺有6個字是最難超越台灣的,那就是「對不起、謝謝、請」。

     因為他接觸到的台灣人都很有禮貌,尤其是這6個字更是常掛嘴邊,不論是到台商開的店或是與台灣人接觸相處,這6個字似乎已是他們生活的一部份。這6個字包含了長時間的國民教育、社會人文、社會道德以及社會秩序的建立,中國要完全超越台灣,還需要一段長路要走。當然這6個字要強制執行容易,但那終究只會是短暫的、表面的。要真正發自內心說出口,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卻是非常困難。

     台灣很多產業都可能隨時被模仿甚至超越,但這6個字的背後代表的真正意涵卻是很難擊敗,需要長時間的完善教育才能發自內心表現出來。排隊守秩序、救護車等公務車經過時要禮讓等日常行為,其實代表一個國家的社會水平。縱使短暫風暴來臨,一旦過去很快又能站回原來地位。但倘若一個國家沒有向下扎根建立人倫道德觀念,即使再好的硬體建設,也會在災難來臨時土崩瓦解於瞬息間。

     「對不起、謝謝、請」這6個字聽起來簡單卻代表一股強大的競爭力,台灣應該更加珍惜並強化這項讓對岸最難超越的競爭優勢。這幾個字包含著多年來政府努力提升國民知識水平,以及社會秩序、社會公平和全民守法觀念的建立。更重要的,這些觀念是經過長期耳濡目染的教育下,大家由心而外自然體現出來的社會秩序精神力量,一個國家要成功,絕對不只單靠硬體建設,更要倚靠強而有力的軟體,也就是所謂的道德建設。有了這股力量,才足以撐起一個社會茁壯發展,並讓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立於不敗之地。(本文作者為太坷國際公司執行長)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金玉梅  出處:天下雜誌 189期 1997/02

今年升課長、三年後升副理、五年後幹到總經理……如果這是你未來的生涯規劃,那你就落伍了。企業組織扁平化、管理職位縮減、「能力晉升」取代「職位晉升」,職場上的個人如何掌握新的升遷之道?

新年新希望。今年你希望步步高升、加薪連連嗎?可以,但是要有心理準備。今後「升遷」的意思,不再代表職銜和管轄範圍的升級。

 最新趨勢顯示,當你還在夢想和過去一樣,一步一步爬上事業階梯的頂層時,現實中這個階梯已經消失不見。你可能永遠也爬不到心目中理想的職位,但是,那些懂得不斷擴大自己能力和影響力的人,卻已經默默超越你,向另一種形式的成功邁進。 

網狀生涯規劃

財星雜誌最近專文指出,在工作形態劇烈轉變的今天,個人事業生涯的發展,與其把它想成一把梯子,不如想成一張網。所謂事業的發展,就是不斷地擴張這張網,這要透過建立更多的人際脈絡,以及獲取更多工作經驗和技能而得來。

 「這個網充滿彈性,可以不斷擴張,而且可以隨時拆下來,到另一個地方再掛起來,」財星雜誌引述人力資源專家的意見表示。

 也有人用「工具箱」來形容新時代的工作者,也就是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工具箱裡要有幾把刷子,才可以走遍天下,左右逢源。

 美國傳播週刊(Communications Week)也指出,調查顯示,企業在徵才時最看重的是,應徵者具備那些「可以移轉」的管理和領導能力。

 過去這幾十年來,企業經過一連串的流程改造、工作外包、購併整合,企業組織已日益扁平化,管理職位日漸縮減。因此,和過去一樣的升遷方式已經不可能存在。

 新時代的遊戲規則是,員工做完一個專案,再接另一個專案,從這個團隊,換到那個團隊。職務的定義日漸模糊,頭銜也就幾乎不具意義了。現在對於「升遷」有了新的定義:加薪加得更多、有機會加入最棒的專案、可以領導最優秀的團隊。

為了因應組織的改變,企業的薪資制度也應配合修正。過去大企業大都訂有精細的層級制度,每個職位的職等和薪等,都有嚴密的規定。但人力資源管理界最新的趨勢「層級擴大化」(broadbanding),已經將這種束縛打破。愈來愈多公司將層級簡化,同一個層級內的薪資範圍加大。薪資的決定不再是根據職位,而是根據個人對企業的貢獻有多少。

 美國薪資與福利評論雜誌(Compensation & Benefits Review)指出,「層級擴大化」給予組織更大的彈性,可以鼓勵員工追求能力的提升,因為在「按能力計酬」的制度下,「懂得多,就賺得多」。 

六種方案提升自我

能夠抓住這個時代趨勢、及時提升自己能力的人,可望在新時代成為職場的領先者。財星雜誌也提出六點方案,協助企業人贏得先機:

 一、熱愛你的工作(首先要問問你是誰)。

 二、永不停止學習新科技和新管理技能。

 三、爭取派駐國外的經驗。

 四、製造企業內創業的機會。

 五、爭取加薪就好,不必奢望偉大的頭銜和擴大管理幅度。

 六、做好現在的工作。

 其中,第一個方案「熱愛你的工作」聽起來像老生常談,但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財星雜誌指出,要在職場保持領先,首要的問題,不是問「現在最熱門的行業是什麼?」而是「我最熱愛的是什麼?」

 美國著名的生涯顧問布里吉斯(William Bridges)在「新工作潮」(JobShift)一書中也提出類似的主張。他認為,人們要重建新事業、獲得更高成就,必須先重組個人的四大特質,其中「欲望」,也就是「我真正想要什麼?」是第一大特質。

布里吉斯指出,欲望是激發動力的首要因子,而強烈的動力則是成功的要件。他建議讀者仔細想想看最想要的二十五件東西是什麼,反覆思索欲望背後的意義,找出內心真正的欲望,激勵自己向新事業出發。

 除了檢視欲望之外,布里吉斯也建議讀者檢視自己的能力、性格與資產,善加運用這幾項因素,使自己變成具銷售潛力的「產品」。 

跨國、跨部門經驗最重要

  關於能力的提升,財星雜誌指出,世界變化太快,未來五到十年後所需要的關鍵能力,現在實在很難預測。因此,現在最好是儘可能地擴展自己的經驗和能力的領域。

 如何擴展?英代爾副總裁奧特里尼(Paul Otellini)提出建議,爭取海外派駐機會和嘗試跨部門的工作,是兩種有效的方式。

 根據最近的一項調查,美國企業決策者在選擇接班人時,最看重的能力,除了行銷能力之外,第二就是國際運作能力。奧特里尼指出:「要了解全球經濟,實際派駐在國外是無法取代的途徑。」

 至於如何獲得跨部門的經驗,奧特里尼也提出實用的建議。首先,找出有興趣的事情,然後加入特定、臨時的專案小組,就有機會和不同部門的人共事。這種從做中學的方式,可以增加個人的廣度。

 要確保個人在職場上的成功,除了以上要點,布里吉斯提出的「把自己當做事業來經營」的觀念,也很值得參考。想像你周圍就是個大市場,不要局限於員工的角色,而以供應商的心態,明確界定你所能提供的產品,進行市調。你的顧客究竟是誰?你和競爭對手的區隔何在?據此擬訂你的事業計劃書。你不一定要自行創業,但透過這個過程,可以從新的角度思考自我在工作上的角色,使自己更具競爭力。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個人及家用市場需求 電信產業未來的商機與挑戰

 ‧創新發現誌 2010/01/04

近年來經濟景氣的不確定,對當前亞太區電信與網通產業是一大考驗。但IDC在2009年初的調查報告中即認為,亞太區電信網通業相關廠商可能於2009年安然渡過此波景氣低迷考驗。

【文/秦振家】

近年來經濟景氣的不確定,對當前亞太區電信與網通產業是一大考驗。但IDC在2009年初的調查報告中即認為,亞太區電信網通業相關廠商可能於2009年安然渡過此波景氣低迷考驗。其原因是電信公司或是大型企業,都仍將投資重點放在具有策略意義的計畫與技術上,以推出創新的產品和服務。電信及網通廠商盡力使既有的投資獲得最大效益,並降低整體資訊管理的支出,其目標為增加用戶的消費,並保持營運的靈活度。

面對經濟衰退,亞太區的企業當下反應是針對成本進行管控,不管是大企業或是小公司,在資通訊等支出方面都更為保守。成本管控乃是對抗風暴的重要措施,但當他們考慮到亞太區長期的成長潛力時,投資仍將繼續。IDC在2009年初的報告中預估,2009年亞太區(不含日本)電信服務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530億美元,年成長幅度為8.9%。同時期企業網路的支出將成長9%,達103億美元。主要的成長動力將來自於資料中心網路的持續建置以及向全IP平台遷移等方面。而電信公司設備市場將保持3.9%的成長,市場總額將達到527億美元。

資產輕量化與購買服務是未來趨勢

IDC全球電信及網路事業群副總裁Chris Lewis表示,從市場大趨勢來看,電信及網通業的演進是語音服務(GSM, CDMA等)比例逐漸下降;而網際網路類型(IP-type)服務不斷推出各式新服務並蠶食市場比例,像是整合通訊與協同運作(Unified Communications & Collaboration)和軟體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 SaaS)等。這種趨勢促使電信業者採取兩項必要的應對措施:降低成本與尋求新業務收入。

Lewis指出,全球電信業者為了聚焦於創新能力,紛紛開始採用資產輕量化 (light asset)的措施以降低固定成本,這也會是未來5年內的主要工作。他們不再投資龐大的金額於購買基礎建設設備上,而是改採「購買服務」的方式,與設備供應商如華為、易利信(Ericsson)等簽訂服務水準協定(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以控制設備的服務水準,並以此為客戶提供網路服務。這種做法讓電信業者得以擺脫資產負擔,聚焦於因應不斷變動的新式電信需求,以迅速提供對應的服務。

而針對電信業接下來所面臨的挑戰及創新方向,Lewis表示,將會是以個人使用為主。以往商業用途的連線,是針對企業不同據點之間的連結;現在則擴展到使用者家中及個人的行動裝置,而且愈來愈偏向 IT 類型的服務,而非傳統的連線要求。也由於個人及家用遠較企業數量為多的網路使用模式,家用和個人市場占有約55%左右的市場占有率,而企業市場僅占45%。電信業者要追求能夠獲利的創新服務,就必須更貼近個人使用者的需求(也等同商業用途的行動需求),創造及挖掘出商機所在。

掌握核心價值不斷創新

由於IT類型的服務增加,讓電信業者容易迷失方向,難以掌握真正的服務核心價值。這讓電信業者迷惑,是否應強化或增加IT方面的服務。Lewis比喻,這就如同消費者買洗衣粉,是為了要搭配洗衣機把衣服洗乾淨,看的是衣服最後的洗淨效果,而不是因為廠商強調洗衣粉裡有什麼特效成份就購買。因此Lewis強調電信網通業者應該退一步回到原來的出發點,為使用者提供創新的服務,集中心力做好上游大盤(wholesale)和中盤(retail)的角色,而放手讓其他夥伴來扮演下游零售(reseller)角色。

以保證頻寬建立信任 邁向整合通訊

對電信及網通業者而言,「頻寬=營收」的傳統觀念也必須跟著改變。業者必須提供「依使用者需求供應保證品質的頻寬」的機制才能贏得客戶。像是平常傳輸比較不會利用到高頻寬,但如遇到隨選視訊(Video on demand, VOD)時,要求的保證頻寬就會突然拉高。電信業者必須能夠因應這種變動的需求,針對不同的應用,提供對應的保證頻寬,確保傳輸內容不會受到影響。在此同時,電信與網通業者必須以SLA為客戶提供穩定的服務,藉此建立起重要的「信任」關係,以確保核心價值所在。電信與網路用戶並不喜歡「意外」,如果不能保證服務穩定,即無法建立起客戶的信任。

而整合通訊(Unified Communication, UC)亦會是接下來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使用者可以利用Skype網路電話、手機、室內電話、即時通訊軟體、電子郵件等不同媒介互相溝通;像是通話對象無法以語音方式接聽時,訊息內容會自動轉換為文字簡訊傳送出去。UC讓使用者不再侷限於單一固定方式溝通,而是能夠隨時隨地找到通話對象,以合適途徑傳遞訊息。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則是行動娛樂(Mobile Entertainment)的市場也在不斷增長,像是手機遊戲等。但是這部份受益較大的會是遊戲公司等內容供應商,電信網通業者在這方面能賺取的利潤並不高。

台灣廠商應在連網裝置發展創新

目前行動寬頻上網的需求愈來愈高,促使一般和商務使用者會為許多原本未安裝行動寬頻上網裝置加插外接式網卡(dongle)以方便隨時進行連接。而隨著行動寬頻上網的日益普及,相關連網裝置的需求,如智慧型手機及迷你筆記型電腦(mininotebook)等,也隨之水漲船高。

Chris Lewis表示,台灣廠商如宏碁、宏達電等,擅長於連網裝置的設計與製造,像是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迷你筆電、筆記型電腦、連網電視、桌上型電腦等產品。相關業者應該多集中心力在此塊市場進行創意發揮,爭取龐大的商機。也由於連線裝置種類愈來愈多,軟體業者亦應投注心力發展跨裝置的應用程式介面(API),讓不同裝置能夠相互溝通(machine-to-machine)。電信業者則可藉此發展出各式遠端管理服務(remote managing services),讓使用者利用通訊工具即可遙控連網裝置,像是了解個人所屬連網裝置是否出現問題,委由相關業者進行遠端修復。

針對公眾服務,Chris Lewis建議政府部門可以充分利用新式的電信及網路服務,為民眾提供更多的遠距服務。例如在尊重及保持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建立起重要的公共資料庫,像是醫療資料庫及遠距教學資料庫等。民眾同時也能利用電信或網路服務,隨時得知居家老人或幼兒的健康狀態進行回應;學生也能利用遠距教學內容進行學習,不再受到時間和距離的限制。

Chris Lewis簡歷

Chris Lewis 現職為 IDC 全球電信及網路事業群副總裁,負責全球電信及網通產業的最佳實例(best practice)。他跨部門協調電信服務與裝置事業群及軟體與IT事業群,建立起同時包含新興電信、媒體及IT產業的完整領域實務案例。

Lewis在此一領域具有25年的相關豐富經驗。在加入IDC之前,他曾任Ovum市場調查公司的資深副總裁,負責全球電信業的實務案例。加入Ovum前,他曾於Yankee Group市調集團任職10年,以及於Logica公司任職5年。而Lewis的第一份工作即始於IDC,早於1980年代時期即開始擔任全球電信及網路領域的研究分析師。(資料來源/IDC)

個人及家用市場需求 電信產業未來的商機與挑戰 - 創新發現誌 - 商業企管 - udn聯合書報攤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克魯曼】

2010.01.02 03:59 am

每年此時是各專家權威預測來年情況的時候,我預測2010年是中國的天下,但場面恐怕不是很好看。

與中國相關的最大問題,其實是氣候變遷,但這裡我想把焦點放在匯率政策上。

中國已成為金融和貿易強權,但舉止不像其他經濟大國,而是依循重商主義政策,蓄意讓貿易順差維持在高點。在舉世都不景氣的今日,這個政策講白一點就是種掠奪的行為。

人民幣不像美元、歐元或日圓可自由波動,而是限制在大約人民幣6.8元兌1美元的官定區間。在這種匯率水準下,中國製造業享有很大的成本優勢,自然產生龐大的貿易盈餘。

在正常情況下,這些盈餘帶來的美元,會推升人民幣的價值,除非民間投資人反其道而行。如今投資人多要進入中國市場,而非退出,只是中國政府限制資本流入,自己卻大買美元,累積出至少2兆美元的外匯存底。

此政策對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國國營企業有利,對中國消費者則沒那麼好。但對我們其他人而言呢?

過去中國所累積的外匯存底,多用以投資美國公債,可說讓我們享受到低利率的好處,雖也導致房市泡沫。但如今便宜資金在全世界泛濫,四處尋覓停靠站。短期利率接近零,長期利率稍高一點,但那也只是因為投資人預期零利率政策有一天會結束;中國收購美債並沒有改變什麼情況。

貿易順差會耗盡現在全球經濟最需要的需求;我粗略估計,中國的重商主義未來幾年可能會讓美國失去大約140萬個工作。

中國拒絕承認這個問題。最近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駁斥其他國家的埋怨,辯稱各國一方面要人民幣升值,一方面卻採取各種保護主義的措施。其他國家確實祭出(溫和的)保護措施,但這正是因為中國不讓人民幣升值。

我常聽到兩個不要挑戰中國政策的理由,但毫無道理可言。

首先,有人聲稱不要對抗中國是怕他們大賣美元,搞垮美國經濟。這個說法錯得一塌糊塗,因為中國如果這麼做,不但自己會蒙受鉅額損失,更重大的問題在於中國的重商主義殺傷力如此之大,代表中國的財務槓桿少得可憐。

我再度強調,如今全球充斥便宜資金,所以如果中國要開始賣美元,美國利率沒有理由大幅上揚。美元或許會貶值,但這對美國的競爭力和就業只有好處而非壞處。所以如果中國真的拋售美元,我們還應該寄上感謝函。

其次,有人認為保護主義無論如何都不是好事。如果你也相信,代表經濟學這門課可能拜錯老師,因為失業率高且政府無法恢復全面就業時,一般規則就不適用。

已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森(Paul Samuelson)曾說,未達充分就業時,所有卸下重商主義面具後的論點,都站得住腳,也就是補貼出口的國家,實際上都是從別國竊得工作。

薩繆森還指出,持續操縱匯率會為自由貿易製造真正的問題。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匯率回到常軌,但這是中國不願見到的事情。

中國重商主義造成的問題愈來愈大,而受害者若挑起貿易衝突,也不會再有更大的損失。

在此呼籲中國政府重新思考,否則他們抱怨的保護主義,現在還算輕微,未來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問題。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廖玉玲譯)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個人稅5大變革
  • 2009-12-29
  • 工商時報
  • 【魏喬怡/台北報導】

放大

明年個人稅法重大變革一覽表。(整理:魏喬怡)

明年個人稅法重大變革一覽表。(整理:魏喬怡)

     根據統計,明年在個人稅方面會產生影響的有5大項,包括綜合所得稅最低級距稅率的調整、海外所得納入最低稅負、結構型商品分離課稅、投資型保單投資收益要納入稅基、自用住宅土增稅的改變。

     今年在稅法上有許多變革,不過,許多稅法上的改變是從民國99年起開始實施,在這98年開始倒數的階段,民眾應提前為明年報稅作準備。個人稅專家資誠會計師務所副總余仁弘指出,民國99年起跟個人有關的稅務改變第1項就是綜所稅前3最低級距稅率改變。

     由於2009年5月初時,立院院會三讀通過所得稅法修正案,調降個人綜所稅的所得稅稅率,將個人綜所稅的前3級稅率則各降1%,這條修正案將從99年開始實施,民國100年申報時可適用。現行綜合所得稅稅率為6%、13%、21%、30%、40%,明年起前3級稅率各調降1%,也就是變成5%、 12%、20%,後兩級稅率則維持不變。

     第2項就是海外所得納入最低稅負制課稅範圍。據財政部規定,後年(民國100年)申報明年(民國99年)的最低稅負海外所得,國人應先比照國內所得分類方法,將海外所得分為薪資、利息、股利、財產交易、租賃所得與其他所得等10類。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海外基金、股票是常見的投資工具,要開始注意。

     第3項則是結構型商品如:透過國內金融機構購買之連動債、雙元貨幣商品等,明年起開始分離課稅。據98年4月22日修正布所得稅法第14條之1,自明年起,DBU(外匯指定銀行)結構型商品交易之所得按10%扣繳率分離扣稅。而OBU(境外金融中心)結構型商品交易之所得,依新稅法要以15%扣繳率分離課稅,不過,目前銀行業正向主管機關爭取,最後可能仍依現行規定,採OBU結構商品交易所得免稅。

     第4項則是99年1月1日起,投資型保單投資收益發生年度,都要在扣除成本後,併入當年度所得課稅。但不會溯及既往,只有明年開始新買的保單才要課稅。

     第5項是土增稅的改變。今年12月通過的土地稅法修正案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將土地增值稅可享10%優惠稅率的規定,從目前的「一生一次」有條件放寬到「一生一屋」。適用優惠的房屋面積限制,都市為1.5公畝(45坪)以下,非都市區則為3.5公畝(105坪)以下,凡符合條件的自用住宅出售,土地增值稅適用10%優惠稅率,即無次數限制。

     此外,遺贈稅已在今年調整。今年初遺產稅、贈與稅調降為單一稅率10%,遺產稅免稅額由779萬元提高至1200萬元;贈與稅免稅額由每年111萬元提高至220萬元,分期繳納由12期延長為18期。

個人稅5大變革|稅務法務|財經|中時理財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能輕忽減碳議題對經濟的長遠影響
  • 2009-12-27
  • 中國時報
  • 【本報訊】

     哥本哈根會議在爭吵中落幕,原先預期有法律約束力的減碳標準未通過,而以減碳認知取代。對「唯經濟派」者而言,或許覺得鬆了一口氣,減碳的時程與壓力可以「緩一緩」。但,換個角度看,哥本哈根會議能召開,正顯示減碳問題已是全球共識,更多的國家與地區、甚至企業,早已推動減碳多年,幾年內,碳足跡認證勢必成為趨勢,進而影響到個別企業與國家的出口貿易。台灣不急起直追,未來的經濟與出口貿易終將因此受傷。

政府對減碳議題,可說一直搖擺不定,而且停留在「口惠實不至」階段。行政院準備在明年成立「節能減碳推動委員會」,預定由副院長朱立倫負責;經濟部長施顏祥在接受專訪時,也強調減碳是「非作不可,沒有選擇的空間」,但行政院長吳敦義在面對工商企業界時卻又表示,要「先顧肚子,再顧佛祖」。政府施政仍是優先振興經濟,因此國光石化、六輕五期仍是優先推動的投資大案,會影響到投資的政策─如能源稅,則是暫緩推動。

     顯然,行政院心中的減碳只是說說,在現階段先創造漂亮經濟數據才是重點─即使此舉會造成不良後遺症,亦在所不惜。試問:一旦國光石化、六輕五期等大型投資案完成,所增加的排放量,在台灣面臨國際減碳壓力時,有可能要這些大型投資案「吞回去」嗎?如果要讓台灣的減碳量符合國際要求,在其它方面又要減多少才能達成?台灣做得到嗎?

     現階段,政府是該根據國際情勢,以較嚴格標準,研擬一套國際可接受的減碳標準,再試算台灣是否能夠達到此標準。如果不能達到,政府該自問:什麼政策,能讓台灣的排放量能逐年降低?同時,也該以此標準,作為對高排放量的大型投資案之審核標準。

     我們也要提醒政府,減碳的層面,小從升斗小民日常的食衣住行,到企業運作、產業政策,都會有影響,更重要的是,減碳不是一蹴可幾,而是經年累月、逐年改變才能作到的工作。例如,電力一直是每個經濟體最大的排放源之一,談節能減碳,省電是其中重點。那麼,政府是否創造足夠的誘因,讓民眾除養成省電習慣外,更願以較高價格,購買省電的家電、換用省電燈泡?此外,汽車排氣也是重要汙染源,政府是否創造誘因,讓民眾願意購買排放量低、較省油的車呢?或捨棄自用車,改乘大眾運輸系統?後者,更牽涉到政府大眾運輸系統的規畫是否完善的問題。

     至於對價格更敏感、將本求利的企業運作、產業調整,則更需要政府明確的政策引導─或是說施壓,才可能有改變。政府不提高排放的環保標準,有多少企業願多花錢,投資環保設施,購買更新、更好、排施量更低的生產設備?當高汙染、高排放量的產業的成本提高,投資效益降低後,企業也才有誘因投資進入綠能產業,產業結構調整也才能落實。

     政府一定要有方向、有政策目標、更要實際作法,才能導引國家資源進入綠能產業,讓庶民的日常生活,轉到一個較低耗能的軌道上。遺憾的是,至今除了媚俗、惟民調與企業是瞻的「庶民經濟」外,看不到政府較前瞻政策與作法。

     安慰的是,雖然政府麻木不仁,但民間企業已有正面反應。日前媒體人陳文茜舉辦呈現台灣氣候變遷記錄片的記者會中,包括郭台銘、蔡明介、林百里、施崇棠、鄭崇華、嚴凱泰等多位重量級企業家,紛紛出席,不僅表達對此議題的關心,更透露出這些企業已經「身體力行」減碳工作了。

     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說「我覺得節能減碳議題比賺錢還重要」;換成對政府說,就應該是「節能減碳議題比短期經濟成長重要」。事實上,台達電因長期關注環保議題,在技術上力求精進,反而讓產品更有競爭力。

     北歐丹麥在九○年代開始啟動減碳措施,今日產業結構與經濟更有競爭力,除風力發電已占發電量二成以上,丹麥並成為全球製造風力發電機領導者,全球最大兩家製造商都在丹麥,它創造的風力發電產業提供數十萬人的工作;台灣起步雖已晚,但如現在就啟動減碳措施,縱有短痛,但必然有利於中長期的產業結構與經濟發展。政府還猶豫什麼?

不能輕忽減碳議題對經濟的長遠影響|言論新聞|中時電子報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EBS創新能力指數 檢視我國創新表現

 ‧資策會Find 2009/12/04

歐洲商學院所揭露的創新能力指數,試圖透過各層面的分析來檢視影響一國創新環境建立的因素,台灣今年排名全球第13名、亞太第3,我國於「研發」支柱與「專利與商標數」此分項指標之排名領先全球。

 [文/FIND研究員:郭佩宜]

一、前言

歐洲商學院(European Business School, EBS)於日前公布2009-2010年創新發展報告(The Innovation for Development Report),其揭露的創新能力指數(The Innovation Capacity Index, ICI)試圖透過各個層面來檢視影響一國建立起促進創新環境之因素。今年受評比國家數共有131個國家,全球前10名的國家分別為瑞典、芬蘭、美國、瑞士、荷蘭、新加坡、加拿大、英國、挪威與紐西蘭,排入全球前20名的亞太國家則為(由名次高至低排列):新加坡(6th)、紐西蘭(10th)、台灣(13th)、日本(15th)、香港(16th)、澳洲(17th)與南韓(19th)。

二、創新能力指數之目的與架構

建立創新能力指數之目的是為尋求以下3個問題的解答:
1.有助於建立一個促進創新經濟和社會環境之因素、政策與機構。
2.這些因素、政策與機構之間的關聯性和相互影響程度,以及與一 個國家的發展階段和政治體系間之依賴程度。
3.以國家為主,提出強化創新能力的優先改善之處。

如下圖1所示,創新能力指數共包含5大評比支柱與12大分項指標,細項指標數共有61項,其中有超過90%的評比指標資料來源為公開之統計數據資料(hard data)。此外,報告中提及影響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有許多因素,但是這些因素的相對重要性會隨著一個國家的發展階段以及政治制度而有所不同,前者與一國的經濟繁榮和人均所得息息相關,後者則與民主和專治體制對於發展創新環境之友善程度有所關聯。因此,在著手進行各指標支柱之計算時,創新能力指數將131個國家根據「收入水平」和「政治制度」2個評斷標準進行分類,台灣被歸屬為「高收入(High Income: 人均所得大於11,456美元)-有瑕疵之民主體制(Flawed Democracies)」國家,於5大支柱的計算權重分別為:「制度環境(15%)」、「人力資本、訓練與社會共融性(15%)」、「管理與法規架構(20%)」、「研發(25%)」以及「資通訊科技之採用與使用(25%)」。

三、台灣之表現分析

台灣今年排名全球第13名、亞太國家當中排名第3,超越日本、香港與南韓等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評比報告特別提及台灣資通訊發展演進最大的推手為資策會,其身兼半官半民之智庫與管理顧問角色,於促進台灣資通訊產業之發展以及資訊社會之部署不遺餘力。長年以來,資策會訓練超過40萬之資通訊專才,並且著力發展以及管理強化我國資通訊基礎建設之各項計畫,包含強調寬頻到府之e-Taiwan計畫,以及整合手機與無線網絡服務之M-Taiwan計畫。

如下表1所示,5大指標支柱當中,台灣於第4支柱「研發」的表現最佳(排名全球第1)。此外,我國共於3項支柱排名全球前30名(「人力資本、訓練與社會共融性(23rd)」、「研發(1st)」以及「ICT使用(27th)」),而於「制度環境」和「管理與法規架構」2大支柱排名較落後。在12大分項指標當中,我國排名全球前20的分項指標包含:教育(6th)、研發基礎建設(4th)、專利與商標數(1st)、 電話通訊(5th)以及網路、電腦與電視(16th),而我國排名較弱勢的2個分項指標(排名全球40名之後)為:國家政策評估(47th)和手機通訊(63rd)。

若與亞洲四小龍相較(如下表1),我國共於2大支柱的分數表現超越四小龍國家之平均分數(「研發」、「人力資本、訓練與社會共融性」),其中尤屬「研發」支柱的表現最為亮眼,在12大分項指標的分數表現方面,台灣共於5個分項指標超越四小龍國家的平均分數(教育、社會共融與平等政策、研發基礎建設、專利與商標數與電話通訊),於「專利與商標數」此分項指標的分數超越幅度最多(39.40分)。

與各指標領先國相較,我國與「管理與法規架構」領先國紐西蘭的分數差距最大(25.10分),與「國家政策評估」此分項指標之領先國香港的分數差距最為明顯(29.20分)。換言之,我國於「制度環境」支柱與四小龍國家之平均分數差距最多、於「管理與法規架構」支柱與領先國之分數差距最多,在分項指標的表現方面,我國於「國家政策評估」此分項與四小龍國家之平均分數和領先國之分數差距最多。

四、結語

評比報告中特別提及台灣的成功主要歸功於以下2個因素:

(1)具有實現高成長率的能力,並懂得仰賴國際貿易與投資以及獲取新資訊科技所得之利益與優勢。
(2)避免犯下阻礙多數國家發展之錯誤。在短短半個世紀當中,台灣從農業社會躍升成為全球科技龍頭與ICT設備製造生產之領導者,這些成功均建立於我國鞏固的支援性基礎建設之上,誠如科學園區、半官半民之研究中心以及政府智庫等單位,均扮演著關鍵性角色,如同資策會極力發展並管理鞏固我國資通訊基礎建設之e-Taiwan與M-Taiwan計畫,於台灣資通訊產業之發展以及資訊社會之部署不遺餘力。

未來幾年台灣的挑戰在於與中國大陸建立起創新之合作模式,並且妥善利用此新興科技強國之低成本結構資源,此外,我國與中國大陸間存在的競爭關係,將會迫使台灣進一步去發掘我國於其他領域之比較優勢與潛力,如發展成為國際研究中心與企業總部的設立之地、持續培育工程與管理人才,以及擴大於產、學、研間之研究與合作投資,以提升我國整體的創新能力。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論-曾參殺人
  • 2009-12-09
  • 工商時報
  • 【本報訊】

     西漢劉向「戰國策」之「秦策二」談到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踰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由此可見,任何事實若被一再曲解,很容易積非成是,形成難以化解的溝通障礙。最近兩岸簽署ECFA被大肆宣揚成將會使我國的國民所得「倒退嚕」(不增反減),導致許多民眾惶惶不安,可以說是「曾參殺人」案例的現代翻版。

     世界貿易組織(WTO)現行的政策,乃是鼓勵各會員國之間直接簽署自由貿易區(FTA)協定;或先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再進展為自由貿易區(FTA),如此於全球各地分進合擊、漸次開展,假以時日就能達成WTO消除全球貿易障礙的目標。

     中國早於2003年就與東協各國簽訂國完成「東協+1(中國)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自明年1月1日起中國與東協十國間大多數的貨品將免除關稅。韓國更是直接與美國、歐盟完成FTA協定的簽署,更與日本、中國及東協十國簽署「東協+3(中國、日本、韓國)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預計於2015年形成自由貿易區。因此,兩岸之間簽署ECFA,甚至進而成為自由貿易區,原本就只是配合WTO政策目標的作法而已。

     坊間有關兩岸簽署ECFA會使我國國民所得「倒退嚕」的說法,乃是根據國際經濟學有關「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得到的結論。依據上述理論,各國之間透過自由貿易,將使商品價格除了運費等交易成本外,逐漸趨於一致;從而生產這些貿易財貨的生產要素的價格(薪資、利息等),也將趨於相等,這就是所謂「要素價格均等化」。依此推論,兩岸簽署ECFA,經由自由貿易將使兩岸之間的勞動生產要素價格(薪資)漸趨相等。以目前我國每人平均所得遠高於中國的情況觀之,若兩岸簽署ECFA的最終結果是使兩岸人民的薪資趨於均等,則表示未來台灣人民的薪資將逐漸降低,而大陸人民的薪資則日漸上升。

     前述說法靠著「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的加持,以致讓某些人(甚至許多人)信以為真,而將ECFA視為洪水猛獸,從而反對ECFA的簽署。然而,我們若做進一步檢視,掀開學術理論的外衣,則可以發現上述國民所得「倒退嚕」說法,所引用的「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其實有許多前提假設是不成立的。任何理論若前提假設不能成立,則該理論的預測就不成立。

     「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的主要假設包括各國生產技術相同、消費者偏好相同、生產要素(如勞動力)也是同質。然而,台灣與中國的生產技術與消費者偏好並不相同,台灣的勞工素質也高於中國大陸,兩岸的勞動力有顯著差異;再者,中國大陸民生產業的技術在最近幾年雖有快速提升,但至今雙方技術仍維持相當差距。簡而言之,「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的前提假設條件幾乎沒有任何一項成立,因此所謂「簽署ECFA會使我國的國民所得『倒退嚕』」的說法,也就不足採信了。

     依照經濟部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研究結果,兩岸簽署ECFA將使台灣獲得以下的好處:實質GDP提升1.65%~1.72%,總出口上升4.84%~4.99%,總進口上升6.95%~7.07%,貿易條件改善1.4%,社會福利淨增加77.1~77.7億美元,貿易餘額增加17.6~17.8億美元。要言之,國民所得不但不會「倒退嚕」,反倒會增加。

     換個角度看,如果自由貿易會使高所得國家的所得「倒退嚕」,那麼美國、歐盟何必與韓國簽署FTA協定?難道美國和歐盟的政府都不知道「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其實,由世界各國紛紛簽署FTA協定,就可以知道「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前提假設並不存在,而所謂國民所得「倒退嚕」的情況也毋庸顧慮,否則各個高所得國家怎會與所得較低的國家簽署FTA協定呢?

     對於兩岸簽署ECFA,我們認為基本上符合WTO全球貿易自由化的潮流,也是因應「東協+1」(進一步「東協+3」)為確保我國競爭力不得不採的作為;至於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或衝擊,我們盼望朝野學者專家提出符合現狀的理論與研究進行辯論,而不是各本其預設立場,將事實予以曲解、傳播,以致積非成是。當然,負責推動本案的各政府主管部門,更應多用腦筋,針對民眾可能的疑慮,以簡明易懂的方式「講清楚、說明白」,爭取多數民意支持。我們擔心的是,若因溝通不力,又無法通過立法院審查,導致ECFA拖延不決,將對經濟發展造成無法估計的傷害。

社論-曾參殺人|言論新聞|中時電子報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論-ECFA的法源見真章
  • 2009-12-06
  • 工商時報

     如無意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正式協商將在年底「江陳四會」中開始啟動,並預計在明年上半年完成簽署,眾聲喧嘩的ECFA將很快從研究層次進入實質或實戰階段。紛紛擾擾正好顯現台灣的民主多元,而許多過度期待固然不足取,更多的不安也應該適時予以消弭,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於ECFA談判過程有無符合透明化的原則。

     所謂的透明化並不是要台灣單方面公布所有的談判底線或細節,也不是要談「兩岸一旦簽署ECFA,台灣能否就此可和重要經貿伙伴洽簽FTA」這種惱人的政治外交算計或默契問題,其實重點只有一項,而且也應該不難回答,那就是既然兩岸都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ECFA內容之中涉及到WTO規範的部分,究竟是要援用哪一種法源?

     這個看似純屬國際貿易法領域的問題,其實暗藏玄機,不僅攸關當初台灣入會的身份(開發中或已開發),更直接影響到ECFA自由化的程度與速度,尤其是台灣產業(含就業)的調整幅度,重要性不言可喻。

     成立於1947年的關稅貿易總協定(GATT)奉行「最惠國原則」或非歧視精神,但主要因戰後英國欲與其殖民地繼續維持密切關係,而美國也想保留未來只跟加拿大互相優惠的可能,所以在GATT開了個小窗戶,也就是GATT第24條,規範部分成員之間可以在符合特定且嚴格的條件下,成立互惠但排他性質的自由貿易區或關稅同盟。

     此外,冷戰時期「貿易即安全」的思維大行其道,尤其是美歐等先進經濟體,更透過單方面(並無互惠)針對特定產品(如成衣)給開發中國家關稅減讓措施,來鼓勵其經濟發展並鞏固彼此外交,比如始於1971年而台灣早年也享受過的GSP(普遍優惠關稅制度)。

     隨著愈來愈多的開發中國家加入,GATT 一方面為了解決其與GSP 制度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考慮到開發中國家之間想要簽訂成立條件較為寬鬆的優惠性貿易協定之需求,遂在1979年訂有「授權條款」(Enabling Clause)。1992年的「東協自由貿易區」(AFTA),以及台灣宣稱ECFA所仿效的對象,亦即2002年的「東協與中國全面性經濟合作架構協定」,其實都是援引授權條款而來。

     這種開發中國家之間才能引用的條款,比起前述GATT第24條主要具備三大彈性,首先是不必「絕大部分的貿易」(一般是9成)都要上談判桌,再來是在「去除或降低」貿易障礙之間可以選擇,而如果根據GATT第24條則唯有「去除」,以進口產品為例就是零關稅。最後則是不需要在一定期間(一般為10年)完成自由化的進程。

     當然,貿易協定一旦簽得很有彈性,如依經濟整合「有所得必先有所失」的鐵律,也意味著所能獲得的好處有限,所以很多一開始根據授權條款而來的貿易協定,也都聲稱將在一定期間內建立自由化幅度比較大的自貿區。

     事實上,ECFA如能根據授權條款來簽署,其彈性特質可以說非常符合台灣的現實需求,一方面兩岸部分產業的彼此零關稅,可以先解決包括石化等產業在內,因應明年一月東協與中國自由貿易區上路的燃眉之急,同時也可讓台灣部分傳統產業面對對岸低價產品的競爭壓力時,爭取到更長的調整時間,可謂兩全其美。

     然而,問題在於台灣在2002年入會時,已經宣布放棄「開發中成員的權利」,亦即理論上ECFA的法源不能援引授權條款,除非所有的WTO成員都不提出「異議」。

     總之,如果兩岸遵循「WTO的架構」來締結ECFA,則必須引用GATT第24條,也就是雙方「9成以上的貿易應在10年內關稅降到零」,這勢必對台灣的經濟產業與就業市場造成相當衝擊;而如果想要爭取彈性,甚至不打算將ECFA的洽簽「通報」到WTO秘書處,依據以上分析,則可以試用授權條款,但必須承受WTO其他成員不知何時會提出異議的風險,或者更複雜的情況,其他WTO的成員就此默認兩岸關係特殊而再無異議。

     「開大門、走大路」的兩岸經貿關係才能獲得人民支持,就在ECFA即將上桌談判的前夕,ECFA的法源問題,顯然應該儘快加以澄清。

社論-ECFA的法源見真章|言論新聞|中時電子報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楊文琪  出處:經濟日報@聯合新聞網 2009/12

連續發布15個年度的「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排行榜」在紐約揭曉,100個中國消費類品牌進入最後榜單,家電品牌海爾集團以人民幣812億元(約台幣3,865億元)的身價連續第八年蟬聯首位。

中國新聞網報導,這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排行榜」連續第二年在美國紐約發布,在進入最後100個消費品牌名單中,海爾、聯想、國美、五糧液、中國一汽等分列前五名。

研究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中,擁有自主品牌的大陸企業與眾多依靠國外訂單加工的企業相比,獲得更大發展空間。除了汽車製造業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家電行業品牌發展基本持平,而與衣食相關的消費品製造業則大幅成長近兩成。

另外,引人注目的是中國互聯網(即網際網路)品牌的成長,過去一年中,中國互聯網品牌發展速度平均高達64%,成為大陸發展潛力最大的行業。

「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排行榜已進行長達16年調查(連續發布15年),是針對大陸消費行業最早、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一項品牌價值排行榜調查。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論-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樓塌了
  • 2009-11-30
  • 工商時報

     全球好不容易熬過了金融海嘯的最低潮,當震央美國略展愁眉迎接感恩節之際,遠在中東的城市國家杜拜,卻冷不防爆發國營事業「杜拜世界」倒債危機。

     國際市場頓時風聲鶴唳,投資人有如驚弓之鳥。儘管周五亞股全墨後,歐股已止跌反彈,美股補跌幅度亦控制在150點,顯示杜拜危機或許不似雷曼倒閉那樣驚天動地,但「杜拜學」在短短3年內從顯學一夕之間淪為世人殷鑑,仍有如當頭棒喝:不論個人或國家,一心想要速成致富,就像在沙灘上築樓,終究禁不起浪來浪去的現實考驗!

     過去20年的全球化風潮,給了金磚四國這類資源豐富的新興國家崛起壯大的機會,也給了小國快速出頭的機遇。冰島、愛爾蘭、杜拜一度都是世人歌頌的「小國奇蹟」典範。然而,相對於昔日亞洲四小龍,是靠著一步一腳印,將外來資金與技術結合本地勞動優勢,以二、三十年時間厚植外貿實力與轉型契機;90年代以後躥出的小國新寵,則多半是靠著低稅負與低管制,吸納國際各路資金,大量投入房地產與金融業,迅速堆疊出經濟奇蹟。

     在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前,愛爾蘭以歐洲最低公司稅優勢,廣召跨國公司進駐,創造逾10年的高經濟成長,並贏得「凱爾特之虎」的美譽;冰島以北歐小國,蛻變為豔驚四座的金融中心;杜拜更在酋長穆罕默德勵精圖治下,成為沙漠變黃金的實驗場。

     平心而論,這些小國統治者力爭上游的用心與努力不應抹煞,至少在金融風暴危害全球經濟之前,上述國家的確也經歷過一段民富國強的昇平時期。以國際貨幣基金(IMF)2007年人平所得統計為例,冰島高達64,832美元,為1997年的2.38倍;愛爾蘭59,940美元,為97年的2.7倍;杜拜所屬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40,147美元,為97年的2倍。在此同時,台灣則僅成長21%而為16,758美元。

     但何以金融海嘯以來,這些新興小國的繁華旋如海上花般化為泡影?問題的癥結就在於,大開門戶卻忘了管理風險,過度仰賴外資卻忽略財政平衡!據統計,愛爾蘭出口值逾8成靠跨國公司(尤其是美國公司),2002後的第二波經濟復興則奠基在房地產的泡沫,一旦外資抽腿,裁員縮編、房市量縮價跌,猛虎立刻變病貓。冰島自豪於金融中心地位,以為一個支點就可以轉動全世界,其實是把舉國曝露在完全風險中,小孩玩大車的結果,就是國家破產。

     杜拜則將自身當成大型地產與金融集團在經營。在這裡,沒有政治領域慣見的宗教或種族對立,只有「money talks」;酋長穆罕默德鼓勵內部投資競爭,與海爭地,與天比高,無視於市場供需與景氣變化:當杜拜塔以超過800公尺奪下世界第一高樓,也正是他睥睨天下的最高潮,開始走下坡的轉捩點。然而「杜拜公司」立地拔起,靠的不是自有資金,而是全球逐利而來的熱錢,以致「杜拜世界」在短短5年間就舉債近600億美元,等到各大金主自顧不暇,前債不還,再借困難,倒債危機就一發不可收拾。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如今的杜拜可說是一家糟透了的空殼子公司,杜拜塔更成了高而無當的諷刺。

     對於大病初癒的全球經濟而言,杜拜危機當然是個病灶未除的警訊,猶如在傷口上抹鹽。雖然一般咸信UAE的富兄弟阿布達比不會坐視不管,但令人擔心的是萬一波羅的海三小國、東歐諸國接續引爆財務地雷,對投資人心理面的衝擊,恐造成另一波的信心危機。更有甚者,在此之前,多數銀行基於自保,已吝於放貸,未來若進一步緊縮銀根,企業借貸無門,振作之路迢遙,也必將延緩舉世復甦的速度。

     有一種說法,全球歷經金融海嘯洗禮,大國集團成形,「小國時代」一去不復返。的確,從冰島、愛爾蘭、杜拜的大起大落,不免引人感嘆「金陵玉樹鶯聲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但只要一息尚存,記取過往求富心切、罔顧風險的慘痛教訓,重新定位發展方向並強化制度面管理,仍有機會東山再起,成為小而美的存在。其他小國如台灣,也當見不賢而內自省,若有過則勿憚改。

社論-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樓塌了|言論新聞|中時電子報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