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信通訊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數位時代網站|撰文者:鄭緯筌 (Vista)發表日期:2012/12/28

 

繼蘋果公司宣布今年最佳的iOS類App之後,Google也在昨天發佈了2012年度Google Play 平台最佳App的榜單,其中不乏知名的行動應用軟體如Evernote、Fancy和Pinterest入榜。

以下就是今年得獎的優秀App,使用Android手機的朋友不妨多留意一番!

1.雲端筆記軟體 Evernote:Evernote幾乎已經成為智慧型手機用戶必定安裝的首選軟體之一,Android平台的Evernote已經更新至4.3版本。

2.圖片社交分享 Pinterest:Pinterest已擠入全美三大社交網站,Android用戶也可以開始把自己喜歡的事物「釘」到牆上囉。

3.益智遊戲 Grimm's Snow White:改編自《格林童話》的一款益智休閒遊戲,以有聲書搭配益智小遊戲,充分達到寓教於樂。

4.網頁保存 Pocket:這個App可結合瀏覽器端的外掛程式,讓用戶把想要瀏覽的網頁、文章、影音或圖片保存下來,等到有空的時候再行閱讀。

5.旅遊行程預訂 Expedia:這是全球最大的線上旅遊服務業者,該App可以讓用戶直接透過手機預訂航班和旅館。

6.族譜應用 Ancestry:這個App可以用來記錄和編輯家譜的相關資訊,便於整理親人的資訊,很適合現代人慎終追遠時使用。

7.電子商務應用 Fancy:這也是一個以精美圖片取勝的電子商務平台,用戶可以分享各種有創意的內容,也可藉由該網站購買商品。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眾院情報委員會認為,中國大陸通訊大廠華為、中興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圖為該委員會9月中舉行聽證會,華為美國副總丁少華 (左)和中興歐美區副總宣誓作證。
美聯社
美國國會眾院情報委員會8日公布調查報告,警告美國企業勿和中國大陸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做生意,因為他們可能危及美國國家安全。報告並呼籲,基於國安威脅,美國主管單位應禁止華為和中興併購、收購美國企業。

美眾院情報委員會花一年調查上述兩家公司在美國市場的擴張行為,以確定是否與中國的國家間諜活動有關,且是否危害美國電訊基礎設施的安全。調查動作包括上月舉行的聽證會,兩家公司的高級主管在作證時,否認對美國政府和企業形成安全威脅。

報告說,兩家公司都未說清楚他們與中國政府的關係、是否獲政府支持,也沒詳細說明在美國的運作情況,尤其是華為,沒有提供組織結構、歷史、財務和管理階層等詳細資訊。華為離職員工提供的資料顯示,華為提供特殊網路服務給疑為中國解放軍網路戰部門的單位。

報告還說,「中國有利用通訊公司的辦法、機會和動機,以遂行惡意目的。根據機密和非機密資訊,我們不能信任華為和中興完全不受外國 (中國)政府影響,因此對美國和我們的系統構成威脅」。

報告說,美國除了禁止華為、中興在美國進行併購、收購,應該進一步考慮擴大美國外資審查委員會 (CFIUS)的權限,以涵蓋政府的採購合約。

報告說,美國政府的系統,尤其是敏感單位的系統,不應該採用華為或中興的設備,甚至連華為、中興的零組件都不應該用。美國敏感計畫的承包廠商也應該避免用華為、中興產品。

報告警告說,中國製通訊系統或零組件可能植入惡意軟體、硬體,讓北京可在發生危機或戰爭時讓美國重要的國安系統關閉或功能受損。

眾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羅傑斯7日在CBS電視台「60分鐘」節目呼籲,想和華為做生意的美國企業如果關心自己的智慧財產權、關心客戶的隱私、關心美國國家安全,應該另覓合作對象。

眾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不但可能影響華為、中興在美擴張業務,更可能成為總統選舉的素材,兩黨候選人都表示,將對中國違反貿易準則的行為採取嚴厲措施。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 3G 行動上網已經成為你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速度更快的 4G LTE 網路亦開始商用化的腳步。智慧型手機帶動了行動上網的需求,強烈的需求增加了電信業者不斷擴充 3G 網路頻寬的壓力;美國電信業者最近兩年已經投入鉅額資金升級 4G LTE 網路,中華電信在 2012 年台北電信應用展中,也首度展示 4G LTE 網路,讓參觀者現場體驗 LTE 行動上網的流暢體驗。業內人士指出,台灣地區 4G LTE 執照發放日期將有可能提前、這意味著我們離「LTE」(Long Term Evolution,意指長程演進技術)時代又前進了一步!「4G 時代」距離台灣用戶有多遠?請看手機王網站的分析報導。



3G 行動上網已在台灣快速普及

台灣行動通訊市場經過了超過 20 年的發展後逐漸步入成熟期,行動電話的滲透率早已超過 100%(不少人有超過一個以上的門號),電信業者僅依賴上客人數增加來達成營收成長的困難度相當高。加以近年來全球電信業者都面臨相同的困境:由於語音通話業務占收入比重日益下滑,而數據 / 簡訊等資訊數據服務收入卻逐漸增加,電信業者從每個用戶獲得的話費收入不斷減少。所幸在語音通話業務占收入下滑之際,由 iPhone 引領的智慧型手機普及化趨勢帶動了 3G 行動上網服務的快速成長、成為台灣電信業者營收的另一個成長契機。


▲過去以來台灣三大電信業者積極開發各項新服務,希望客戶增加數據傳輸的用量來提升 ARPU 值。

消費者的強烈需求加上 iPhone 的特殊魅力,智慧型手機成為目前手機市場的主要成長動力,在過去三年之中、年年締造超過 50% 的驚人成長速度。在語音費率不斷降低的大背景下,若想阻止 ARPU 值(平均用戶貢獻度、Average Revenue Per User)不斷下滑的劣勢,過去以來台灣三大電信業者積極開發各項新服務,希望客戶增加數據傳輸的用量來提升 ARPU 值,其他市場的電信業者包括日本、歐洲等電信業者無不想從開發 3G 應用業務來增加營收。數據顯示 iPhone 使用者的 ARPU 值貢獻度相較於其它智慧型手機使用者顯著高出 47%,每月平均貢獻度(ARPU)達新台幣 2,200 元之多。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来源: 技术在线   发布者:技术在线
热度6票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时间:2012年3月09日 05:44

 

 在巴塞罗那举行的MWC 2012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表示,中国移动将在2012年全面扩大TD-LTE规模试验和部署,增加到9个试验城市,建设超过2万个基站。即便如 此,TD-LTE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同推进。但目前整个产业基本处于缓慢发展乃至停滞的状态,中国TD-LTE的发展很有可能再次错失良机。 

借助TD-LTE抢占先机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移动TD用户总数为5121万户,稳居国内三大3G标准第一位。但是中国移动很清楚,TD网络在多方面均落后于中国联通 及中国电信的3G网络,所以在短期内大量部署并商业化TD-LTE才是保持优势的根本,否则将丧失掉大量用户,这也是中国移动不遗余力推动TD-LTE试 商用的根本原因。 

TD-LTE发展面临不小的挑战 

  中国移动的官方资料显示,TD-LTE的技术和产业已“基本成熟”,未来最重要的是要打造全球市场规模。由中国移动发起的TD-LTE全球发展通信倡议组织(GTI)提出,计划到2014年全球TD-LTE基站达50万个,终端超过100款,覆盖超过20亿人。 

  但中国的TD-LTE发展面临以下挑战: 

  第一,TD网络覆盖还不尽完善,平滑升级问题不小。虽然由TD平滑升级到TD-LTE成本很低,但关键是当前中国移动的TD网络覆盖不完善,中小城市及乡镇覆盖率亟待加强,中国移动最近也很少公布TD网络覆盖情况,这直接影响了TD-LTE网络的升级与部署。 

  第二,TD-LTE产业链不成熟,难发挥规模效应。中兴通讯副总裁张建国表示:“在2G时代,为什么技术很好的CDMA网络发展远不如GSM网络?主 要是因为CDMA的产业链不及后者。TD-LTE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产业链的成熟度不够。”而FDD-LTE的最大优势正是产业链的成熟和规模效应。 

  第三,厂家多观望,真正意义的TD-LTE手机也没有诞生,导致TD-LTE发展停滞不前。TD-LTE第一阶段的测试结果至今未公布,电信运营商也 没有采购通信设备及LTE手机的动向。另外,TD-LTE商用频谱信号还没有划定,更没有4G牌照的发放迹象,这导致通信设备厂商及手机厂商不敢大幅投 入,全部采取观望态度。这也影响着海外运营商的态度和决策,让TD-LTE发展几近停滞。 

  第四,截至目前,全球仅有5家运营商(日本软银、沙特STC和Mobily、欧洲Hi3G、南美Direct TV)正式推出了TD-LTE商用服务,但效果还不得而知。 

  这些因素决定了TD-LTE的商用进程及规模发展速度不会很快,预计到2015年才有可能正式商用。但是,FDD-LTE已经在欧洲、日本和北美等地 区正式商用两年,并拥有超过1100万的用户。这已经领先TD-LTE试商用2年多时间,未来1~2年,全球将进入规模发展阶段,而TD-LTE恐再次陷 入发展的僵局。 

缺乏有效的运营模式,降价或许是3G/4G的推动力 

  纵观中国3G的发展,三大运营商都把争夺用户放在了第一要务,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要考虑到如何才能留住用户。在用户第一的主导思想下,运营商不惜一切代价发展用户,甚至不断出现为争夺用户大打出手的现象。 

  而在3G网络的运营模式或者盈利模式来看,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一切以流量为根本,以流量费为主要收入(1GB的流量费用约70元),缺乏有效的运营模 式。给用户的感觉只有资费的飙升,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应用体验。3G在手机应用层面根本没有铺开,未来的4G同样也会面临这个问题。而未来随着Wi-Fi网 络及平板电脑的快速发展,靠流量谋利的中国电信运营商将遭受重创。 

TD-LTE和FDD-LTE融合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随着TD-LTE转入实质规模发展,TD-LTE和FDD-LTE的融合也将进入新阶段。全球无线通讯频谱资源有限,这给非对称频段的TD-LTE发展带来很大生存空间。而TD-LTE和FDD-LTE的融合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 

  目前,爱立信和中兴已经提供了融合的基站平台技术。高通在MWC2012上展出的MSM8960和海思的Balong710两款多模终端芯片也都支持TD-LTE、FDD-LTE、3G和2G标准,被很多运营商看好。 

  中国移动已在香港获得2.6GHz FDD频率和30MHz 2.3G TDD频率牌照。李跃称,2012年内将在香港正式开始LTE-TDD/FDD商业服务。融合了TDD与FDD的多模终端也是中移动2012年扩大规模试验的重点。(特约记者 贾子昂)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114讯 2月19日特稿(于艺婉)传说中的2012如期而至,中国的老百姓在元月都在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国际电联似乎也有意让2012年的这个春节喜上加喜,1月18日,国际电联正式确定LTE-Advanced和WirelessMAN-Advanced(802.16m)为4G国际标准,作为LTE-Advanced分支的TD-LTE-Advanced顺理成章地成为4G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成为国际4G标准为TD-LTE产业实现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国际电联副秘书长赵厚麟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看好TD-LTE的国际化前景,以中国为主、国际产业界共同推动的TD-LTE国际4G标准在技术本身已与其它同业相差无几,国际力量的大力支持,对于TD-LTE的产业驱动大有裨益。

TD-LTE可以“笑”了吗?显然,还远远不到这个时候。既然TD-LTE-Advanced只是LTE-Advanced的一个分支,那么另外的兄弟----FDD-LTE ,就应该成为TD-LTE检验自身的镜子。

FDD-LTE风景独好

第三方提供截至去年10月的数据显示,全球21个国家中的35个电信运营商已经部署了商用的LTE网络,当时还有185个承诺建网,其中,有27个LTE-TDD试验/演示,很显然,TD-LTE更多地还是停留在试验的阶段。

FDD-LTE可谓风景独好。尽管,瑞典运营商TeliaSonera最早实现了FDD-LTE的商用,但真正带动这个制式迈向成熟的是美国的Verizon Wireless。2011年初,Verizon在美国38个城市启动了1.4万个基站部署,正式拉开了全球FDD-LTE部署的序幕。

LTE的发展超过了它的前辈们。3G时代,全球从首个试验网到第一个商用部署花了整整3年时间,HSPA技术从试验网到商用网用了1年时间,而LTE的这个过程只用了不到9个月。终端侧,HSPA终端增长至200款用了大约2年时间,而LTE终端增长至相同数量用了仅用了20个月。这一切都离不开Verizon的大力推动。

Verizon的FDD-LTE网络自2010年底正式投入商用以来,在一年时间内已经覆盖到了北美2亿的人口,2011年初,只有10款LTE终端支撑着Verizon,不过,在清晰的商业规划、扎实的网络部署以及Verizon的极力推动下,FDD-LTE终端数量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迈入到了200余款的行列。

FDD-LTE已经成为Verizon角逐移动宽带市场的重量级“武器”,随着网络的更加成熟以及终端的不断丰富,FDD-LTE的成本优势愈加明显,这无疑坚定了很多并无TDD-LTE频段的欧洲运营商部署FDD-LTE的决心,并加快了步伐。

同为国际4G标准的TD-LTE又在做什么呢?

中国移动没有坐享其成的权利

以中国为主导的TD-LTE研发起始于2004年,五年之后的2009年底,TD-LTE接入网络具备了预商用的能力,2010年,TD-LTE具备了预商用数据卡、CPE终端,同年的第三和第四季度,TD-LTE分别具备了网络类和终端类测试仪表,TD-LTE在2010年实现了端到端的能力。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114讯 2月16日消息(岳鸣) 是打破困局,还是再次被国际巨头拉远?在获得发展黄金机遇同时,中国主导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TD-LTE也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我国主导的3G标准TD-SCDMA是中国百年电信历史上第一个被全球认可的国际标准。去年10月,这一标准的后续技术TD-LTE增强型也被国际电信联盟确立为三大国际4G标准之一,中国是以上标准最大的推动者和核心专利的主要持有者。

可以说,TD-LTE的出现让中国在通信信息领域,获得了引领世界标准的重大历史机遇,因而备受全球重视,据记者了解,2011年11月16日,和记电讯集团(H3G)携中兴通讯在香港共同宣布,双方在奥地利共建TD-LTE网络正式商用。同时,印度、美国、欧洲、巴西等地的多家国际运营商已明确加入TD-LTE阵营,同年2月,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主导的GTI(Global TD-LTE Initiative,全球TD-LTE发展倡议)成立,目前已经有32家运营商加入。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曾学忠透露,目前全球有197家运营商拥有有TD-LTE的频率资源,未来两到三年还会陆续有类似的频率资源拍卖,而目前国外运营商购买频率的投资占到建网的40-60%。

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TD-LTE的国际商用已经取得突破,但是形势依然十分紧迫,与主要竞争技术LTE FDD相比,TD-LTE商用进程显著落后。

一年多以前,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中国移动TD-LTE规模试验总体方案,其后,中国移动在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厦门等城市开始进行规模试验,建设了超过 850个基站

而就在我国还在进行规模试验的同时,FDD-LTE发展迅速,已经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电信市场实现大规模商用,已经推出了智能手机等各类型商用终端。数据显示,在2009年,在还没有一款商用终端,产业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瑞典运营商和美国第一大运营商沃达丰就已经率先商用LTE-FDD,并带动了该标准的发展浪潮。在美国、日本、欧洲的商用推动下,LTE FDD也已具备一定的全球规模,分流TD-LTE产业资源。到2011年11月底,在全球已经有33张商用网络,逾200款终端,其中包括27款的智能手机终端。业内人士预计,到2012年,该网络预计将有超过100个商用网络。

与之相比,TD-LTE无论产业发展成熟度,终端支持还是商用规模,与LTE FDD的商用化差距已经十分明显。

很多业内专家表示,由于我国尚未制定商用计划,目前商用TD-LTE国际运营商整体实力较弱,因此难以真正承担起推动产业发展的重任。一旦这些首批决定商用TD-LTE的运营商发展受阻,对TD-LTE全球发展更为不利。相比之下,TD-LTE的发展和商用步伐缓慢,有可能错过在通信信息领域实现引领世界的重大历史机遇。

“TD-LTE的发展迫在眉睫。”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说,FDD-LTE的领先优势正带动众多的产业资源投入,形成产业发展不断提速的良性循环,所以,如果TD-LTE不能尽快迎头赶上,将错失与LTE-FDD同步融合、共同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有可能在国际产业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成为局限于国内的孤岛技术。

由于需求不断升级,全球运营商间无线带宽竞赛不断加速,移动宽带技术的全球市场格局将在未来一两年内确定,到2011年底,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将完成一轮移动宽带频谱的发放,覆盖人口除中国大陆人口以外的全球人口的60%以上,而且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管制机构要求运营商获得频谱的两年之内必须商用。这意味着,这段时间将成为TD-LTE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如果错过这一窗口期,中国通信标准将很难再寻找到类似的历史机遇。
 专家认为,目前全球运营商都在高度关注中国TD-LTE市场的实质性发展,如果后续发展不明朗,使产业市场信心受到打击,导致TD-LTE国际市场出现负面转折,所以当前应尽早启动TD-LTE在中国市场的规模商用,明确产业发展信号,才能有力保障TD-LTE的产业信心,吸引更多产业资源并扩大TD-LTE的国际部署规模,从而降低终端成本,拉动产业的快速成熟,避免被其他国际竞争标准淘汰出局。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时间2011-04-07 09:27:42作者:CNET科技资讯网 
苹果iPad 2已经获得绝对成功,一经上市很快售罄。分析师指出,iPad 2和今年即将推出的平板电脑将呈爆炸性增长。未来数年,消费者将继续购买一款iPad或类似设备。
平板电脑成功促使部分分析师开始猜测笔记本前景。笔记本已经成为消费者和企业用户的移动办公设备,其销售史已证明市场对笔记本情有独钟。但一份援引供应链消息源的最新报告称,目前PC需求相当疲软,或是人们选择平板电脑所致。
该报告或引发笔记本未来将指日可数的担忧,但笔记本将继续存在。尽管iPad 2等平板电脑肯定会累及笔记本销售,但不会将之挤出市场。下面是笔记本不会被平板电脑扼杀的10大理由:
1、企业用户青睐笔记本
尽管希望iPad 2或其它平板电脑入驻企业网络的企业数量日益增多,但大量公司认为笔记本仍是最相关、最必不可少的办公设备。企业员工不在办公室时,必须能够使用微软Windows及其办公软件。平板电脑却无法满足员工类似需求。只有平板电脑能够完全支持微软产品后,企业才可能放弃笔记本。
2、打字太困难
平板电脑最大缺憾之一是用户打字太困难。毋庸置疑,iPad 2虚拟键盘是市场上最好用的打字工具,但仍无法与老式的物理键盘媲美。不错,消费者可以购买一个独立的键盘与平板电脑连接使用,但这并不现实。拥有一个内置物理键盘是笔记本继续流行的另一个原因。
3、操作系统不够强大
虽说iOS操作系统不错,却无法与Windows或Mac OS X比肩。iOS缺乏客户追求的强大功能。移动操作系统都是轻量级操作系统,能够高效执行收发电子邮件、上网、观看视频等简单任务,缺少文件系统,没有笔记本操作系统支持的强大用户界面和其它元素。
4、Windows仍然很重要
微软Windows平台在当今科技界仍相当重要。全球大多数计算机仍运行微软操作系统,Windows是人们乐意使用的一个平台。最重要的是,Windows是大多数人日常工作时使用的操作系统。如果Windows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份额不会大规模骤减,笔记本仍将雄踞移动市场。
5、笔记本价格不断下降
目前,消费者和企业用户都能够以合适的价格获得一款适合自己的笔记本。目前网站上提供的数十款笔记本售价低至500美元,过时的笔记本售价更低。由于最便宜的iPad 2起步价为499美元,笔记本售价吸引力相当大。消费者花钱在购买平板电脑和笔记本之间作出选择时,笔记本胜算更大。从这点说,笔记本是以价值取胜。
6、办公市场
企业主要关注IT员工的办公效率,不断评估员工使用技术为公司带来的回报。iPad 2等平板电脑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消耗办公效率。人们可使用iPad 2等平板电脑通过App Store观看Netflix内容、听音乐、玩游戏。而且,跟踪平板电脑使用情况更困难。笔记本也存在上述非办公行为,但企业对笔记本修正工作远好于对平板电脑的控制。企业对此心知肚明。
7、苹果并非广受欢迎
iPad 2确实不错,但因此称一款单一设备将扼杀一个产品领域还是很荒唐的。苹果在市场上并非受到广泛欢迎。市场上有许多人是反苹果的。因此,尽管iPad 2正在蚕食笔记本销售,但不会扼杀笔记本。
8、平板电脑本身也不是所有人的最爱
整个平板电脑市场并非为所有人接受。iPad 2销售火爆、货源紧俏会使部分人认为该产品为大家所热捧,但事实并非如此。全球数百万人决定不购买平板电脑,那些不打算购买平板电脑的人们转向笔记本,满足其移动需求。
9、PC市场巨大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超9300万台,其中包括台式机、移动PC和迷你笔记本(不是平板电脑),而去年苹果iPad全年销量为1500万部。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去年预计2011年平板电脑销量近5500万部。去年第四季度,笔记本销量占9300万台PC销量的四分之一。扼杀笔记本不会象移动办公领域其它事情那么简单。
10、性能至关重要
如上所述,平板电脑操作系统功能不够强大,平板电脑本身也缺乏笔记本的强大功能。苹果MacBook Pro能够胜任资源密集型任务如视频编辑和高端游戏,iPad 2只能在很简单的水平上执行上述任务。专业用户需要一颗高端处理器、容量足够大的RAM和硬盘,而平板电脑配置却无法达到这一水平。如果平板电脑不提高配置,笔记本就不可能退出市场。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杨叙,英特尔中国大区总裁

最近和业界朋友交流时,我听到了一些疑惑的声音:为什么大家谈PC少了,而关注平板电脑和手持设备更多了?PC和个性化互联终端设备之间是什么关系?产业链在发生哪些变化,而PC产业的下一个创新机会在哪里?

21世纪头10年即将过去,这是整个IT行业跌宕前行的10年;明年我们将迎来PC诞生30周年——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间点,我们探讨一下当前的PC产业及其未来发展,有其现实意义。

1. PC成为个性化终端设备的中心

我们正在进入个性化互联网的新时代。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到车载信息系统、数字标牌以及家用能源信息管理等其它未来终端,个性化计算催生多样的个性化设备,个性化的应用带来丰富的个性化体验。

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能风靡起来,本质上是因为它们在让用户随时随地 “享用内容”(content consumption)方面创造了全新的模式和体验。目前世界上有数十亿台个性化终端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这里面很多种设备都是为 “享用内容”服务的。用户会选择个人需要的、具有最佳体验的设备,这将大大促进个性化终端设备的开发,使设备向多元化、应用和服务向个性化发展。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出任何一种设备能主宰一切、满足用户所有的体验需求。

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个性化体验的基础是,能够为用户创建形式各异、不同用途、丰富而高质量的内容。因此, “创建内容”(content creation)和 “享用内容”两种使用模式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在新的发展趋势下,PC的核心地位将日益凸显出来。因为PC仍然是处理信息、生成内容必不可少的工具——比如高效地创建一个高清视频,就非用高性能的PC不可。在 “创建内容”这一端,传统的PC设备,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等,仍将发挥其特定的价值。新一代个性化互联终端的发展,将对PC的应用提出更多、更广的需求,同时也成为PC的延伸和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讲,PC不会被取代,也无法被取代。

从发展的角度看,第一,随着个性化互联终端加速演变, “享用内容”的方式、体验日新月异,对 “创建内容”也会提出更多的要求,个性化内容需求会促进PC的增长。网络上分享的内容主要是由广大用户创建,每一个用户都可以生成自己的内容(UGC),而且互联网上的内容一直在飞速增长。第二,PC的应用模式将从以家庭为单位来拥有一台电脑,发展为 “人手一台”——PC(个人电脑)真正走向了个人化。第三,就是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将更广泛激发发展中市场的用户需求,从而带动PC和互联设备的进一步发展。

我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PC仍会继续在商业及个人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其角色将由 “唯一的计算设备”转型为 “基础的计算设备”,为用户 “创建内容”提供基础支持。

2. PC产业增长平稳,走向成熟

一个产业形态往往遵循这样的增长规律——在发展的初期呈加速度增长,市场有强大的需求,供应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无序;而后,随着用户的选择日渐成熟,会改变同质化竞争,厂商之间会走向整合,市场向有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品牌集中;接下来,市场和产业都会走向一个比较稳健的增长区间。

PC产业也遵循这样的规律。中国PC产业真正加速 “起飞”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1991至1997年间,平均增长速度达56.9%,堪称中国PC发展史上的高速增长时期。那时候,中关村活跃着许多的电脑供应商,甚至一些 “攒机”商,大家的日子似乎都还好过。1998年后的5年中,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消失等因素的影响,PC产业年增速骤降到15%左右。本世纪以来,市场走向理性、需求日趋平稳,改变了厂商的生存环境,一些没有创新力、只会价格竞争的供应商逐渐淡出市场。从世界范围来看,PC产业的整合是最近10年的事情,发生了一系列的并购,也有一些品牌走向弱势。但唯一不变的是创新,强者更强,中国如此,世界PC产业亦如此。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