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不能再關門做決策了
- 2010-01-11
- 中國時報
熟悉電腦遊戲的朋友都知道,遊戲可依其性質概分為兩種,其一是如「接龍」那樣的開掛,是遊戲者運用技術或推理對抗軟體程式與隨機變動的操作。接龍的電腦出牌確有隨機性,但電腦不會因為遊戲者先前的動作,而改變其出牌選擇。另一種遊戲則為與遠端網友打麻將、玩橋牌;遊戲者必須面對其他的遠端參與者,參與者也可能因其他人的選擇而改變出牌。如果要將政治類比為電腦遊戲,相信大多數讀者都能同意,政治運作像是互動型的電腦橋牌遊戲,而不是單方操作的接龍開掛。
令人遺憾的是,從以往幾個月政府的操作來看,馬總統及其身邊幕僚,卻有不少人把政治當接龍遊戲在玩,完全不理會、不預期政治場域中其他參與者的策略、算計、變化、反應。一旦發生了外在變卦,幕僚們還頗感無辜無奈,甚至認為自己揹了黑鍋。舉幾個例子,大家就能明白其中的癥結。
種種證據顯示,美國牛肉談判是由國安會主導。國安會的評估也許是將美中台三角關係畫了個平面圖,衡量我方讓步與否、讓步多少對此三角關係的影響,並預估老共的反應、TIFA的進程、對ECFA的影響、韓國的前例等等,最後衡酌輕重緩急,做出簽署的決定。這一切的一切,看似綿密周延,卻都像是接龍開掛一般,不預期有別的對手會介入干擾一般。
美牛事件國安幕僚「開掛」失算之處甚多,但追根究柢,就是忽略了政治操作中其他人的可能反應,包括立委未受尊重的反彈、民代未來地方選舉的壓力、民間疑慮的爆發、在野勢力的操作、縣市長戰場的搧風點火等。如果將政治視為互動牌局,則前述種種反應都不難預見,國安單位也早該有因應腹案,但事實卻非如此。所有下棋的人都要先預估對手下一、兩步的動向,再構思「他如此、我這般」的回應。然而我們的國安單位在美牛事件中倉皇失措的表現,驗證了他們「開掛」的單向思考心態。
第二個例子則是「三都十五縣」的規畫。馬總統原先的競選政見就希望台中縣市能合併升格,選後就由研考會研議其貫徹達成的做法。幕僚的紙上研究顯示,要使台中縣市升格,就得修改「地方制度法」,再由地方送件申請。於是,行政院照表操課,修法、公告、接受申請,甚至在行政院網站上興高采烈地宣示其對台中縣市升格的期待。研考會的謀士構思就像玩電腦接龍一樣,以為會逐步邁向「開通」之路。
但研考會失算之處,就在於忽視了台中縣市以外其他政治參與者之策略互動。不論台中縣市多麼受馬蕭政見關愛,既然是一體適用的地方制度法、既然上網公告申請、既然直轄市的經費較為寬裕,又有哪個地方政府會不提出申請升格?地方一旦送件申請,又怎麼可能不運用勢力醞釀其成功升格的氣氛。眾諸侯蜂擁而上的情景,又怎麼可能不是個難解之困局?於是,這一盤地方升格的戲碼完全脫離了研考會的接龍規畫,最後變成了「五都」的災難。這麼離譜失控的國土規畫案,當局似乎還未見其弊,主事者竟然還步步高升;這才是令人心憂之處。
國家的主政者關起門來做自我策略的研擬,忽略外在政治勢力的互動,這是以往馬政府諸多挫敗的主因。除了美牛與三都案,監察院人事的提名案,不也是忽略黨務系統與立院系統的結果?其他如下放葉金川到花蓮、宣告要拯救DRAM產業,都是完全不考慮外界策略因應的粗糙步數,也都使社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近,國民黨內又興起再度修憲的呼聲。這類一廂情願的單向規畫思考,誤以為憲法有其理想原型,而忽略了修憲過程所牽動的複雜性。對此種近乎「純潔」的思考,外界深以為憂,更害怕總統身邊的哪一位接龍開掛高手,又順此開啟一樁修憲災難。
過去一年多,輿論對馬政府的批評多到不勝枚舉,有不少也直指馬總統所用幕僚之不當。這麼多的行政挫敗也許不能歸納為一個原因,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以接龍開掛心態來處理國家事務的人,絕對是欠缺政治敏感度的。至於要不要在人事上做調整,就要看馬總統自己的政治敏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