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奧巴馬訪華前夕的中美關係:感覺很複雜

朱鋒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奧巴馬和胡錦濤在9月匹茨堡20國集團峰會

奧巴馬訪華反映中美關係重要性

「奧巴馬要來了」。聽到這個消息後的第一反應,就像台灣電視中的綜藝搞笑節目裏一擋「康熙來了」一樣,覺得挺快樂。原因很簡單,奧巴馬年輕、富於激情,其演講極有煽動力。

美國康奈爾大學政治學教授彼德·卡讚斯坦曾把他稱之為美國曆史上很少幾位能將「用詞、語言和思想在演講中結合得如此精妙」的美國總統。

奧巴馬來中國如果也做幾場像他4月6日在布拉格、6月18日在埃及開羅大學的演講,估計也能把中國人煽忽得夠戧。

然而,中美關係的現實恐怕是,奧巴馬在中國有「聽眾」和「粉絲」,但並不一定有「舞台」。

感受之行

對於奧巴馬來說,美中關係對他來說是對外政策上的「大問題」,而恰恰在他處理這個「大問題」的時候,他竟然還從來沒有來過中國,還沒有任何有關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現實而又感性的認知。

雖然在2008年的美國大選中,他曾表示他對中國並不陌生,因為他打小生活和長大的夏威夷有不少華裔。

但誰都知道,認識華裔並不等於認識中國。

奧巴馬三天的訪華行程要到北京、也要去上海。對這位年輕的美國總統來說,「多走走、多看看」恐怕真的比「多談談」更為重要。

奧巴馬總統第一次中國之行的觀感和體驗,無疑將會對他未來中國政策的思考和制定具有重要意義。

11月15-18日的中國之行可以基本定位為「感受之行」、而不是「表達之行」。

務實態度

然而,美中關係對奧巴馬總統來說,永遠是一個「大舞台」。在這個舞台上的一舉一動,不僅決定他的外交與施政能力,而且,也事關他和他的政策團隊對世界17億人口的承諾與責任。

奧巴馬從2009年1月20日入主白宮以來,在美中關係的處理上幹得不錯。

一方面,他從克服全球金融危機、發展全球「綠色經濟」、推動「無核化世界」以及加強反核擴散等一系列的戰略性目標出發,不斷鼓勵中國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和承擔更多的責任,對發展美中合作傾注了更多的政治熱情。

2009年4月2日倫敦峰會期間他和胡錦濤國家主席的第一次美中高峰會議上,兩國元首同意建立和發展兩國之間「全面、積極、合作」的建設性關係。

另一方面,奧巴馬政府致力於增強與發展中美兩國間的對話管道建設,對於兩國之間長期存在的爭議性問題,例如售台武器、西藏與達賴問題、人民幣匯率以及美中貿易逆差等問題,都採取了務實的態度。

兩國關係在政治層面與經濟金融政策的協調上,確實達到了新水平。

2009年國際媒體所炒作的「G2」概念,反映了一種相當普遍的國際期待,那就是如果中美之間能夠建立緊密的政治、經濟、金融與安全領域的「聯姻」關係,這對世界走出金融危機、整頓國際金融體制以及保持全球繁榮與穩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政策

即便如此,奧巴馬政府的中國政策中,更多的是連續性、而不是變革性。和布什政府時期美中關係那種「重要、但又複雜」的基本定位相比,美中關係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

奧巴馬總統的中國政策,只是做了一些姿態上的「調整」、技術上的「改造」和心理預期上的「調試」,幾乎全部延續了布什政府時代美國的中國政策的框架和細節。

例如,奧巴馬政府延後了售台武器的決定,但不會改變繼續對台軍售、以及所謂對台海事務的干預性立場;奧巴馬拒絕在訪華前夕在會見達賴喇嘛,但明確表示今後會繼續在白宮「邂逅」達賴。

美國不會停止在西藏、新疆、宗教自由以及蘇丹等問題上對中國的批評。

軍事交往

特別是對於中國的軍事動向,美國的關注度在不斷上升。奧巴馬政府和五角大樓目前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看法非常消極,不僅總體上傾向於把中國軍方視為是一支「反美勢力」;而且,對於中國軍方就售台武器問題停止對美軍事交流、以及對美國呼籲兩軍加強接觸和交流的意見總是「消極對待」心懷不滿。

2009年3月在南中國海發生的「無暇號」事件表面看是一次「軍事摩擦」。但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美中兩軍之間的戰略信任不是在增強、甚至還是在下降。

美國副國務卿斯坦伯格日前提出了「戰略再保證」(strategic reassurance)的說法,提出兩國應該「屏棄恐懼、屏棄焦慮和屏棄擔心」。

斯坦伯格的這一說法並非「空穴來風」。我們可以把它解讀為是在戰略和軍事層面兩國關係依然「不穩定」的一種暗示和警覺。

經貿關係

中美經貿關係同樣是一波三折。兩國在G20場合的合作是兩國關係的一大亮點,事實上成為了2008年9月金融危機發生之後在全球力推政府經濟刺激方案、逐步調整全球金融監管體制的重要力量。

但2009年9月之後奧巴馬政府屈從國內政治壓力、對中國進口無縫鋼管等一系列產品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加劇了美中貿易摩擦,加重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魅影。

11月初中美經貿杭州會談剛剛結束,11月7日,美國就宣佈給中國進口無縫鋼管加稅99%。

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奧巴馬的中國之行應該是肩負使命,需要為了「重要、而又複雜」的中美關係帶來新的方案和計劃,而不僅僅是熱情和信心。

如何在兩國關係熱烈的政治氣氛中直面兩國在貿易和戰略領域的「暗濤洶湧」,對兩國領導人來說都是一大挑戰。

奧巴馬總統在中國的時候「少講點」也好。美中關係的重要性已經「地球人都知道」。問題是,「美中關係的複雜性」究竟如何來應對,我們需要答案,而不是煽情。

BBC 中文网 - 分析評論 - 奧巴馬訪華前夕的中美關係:感覺很複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ye 的頭像
    Chi.ye

    WebEX 雲端視訊會議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