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U到ECFA 有門票還要卡好位

2009.11.16 03:37 am

金融MOU簽署在即,連戰在APEC「連胡會」後表示,胡錦濤希望兩岸ECFA協商年內開始。事實上,如金管會主委陳冲所言,MOU如同球賽的入場券,兩岸簽署後,只是取得門票,但看比賽的座位不太好,「所以要靠ECFA,才能取得比較好的座位觀看球賽。」究竟MOU簽署後,我方進大陸市場之座位為何?又如何在ECFA中取得較好座位?

MOU一經簽署,雙方即應回到WTO之承諾,予以對方相同於其他WTO會員之待遇。然而,我方於WTO之開放程度遠高於大陸。在證券方面,台灣對外資券商參股比例、承做業務均無限制;而中國大陸對外資券商參股比例仍有百分之廿上限限制,且外資對於A股經紀業務、股票自營買賣、財富管理均無法承做。此即陳主委所言之「不太好之座位」。

在銀行方面,我方銀行可立即於大陸營業,但卻無法立即從事較有利潤之人民幣業務;另一方面,陸銀卻可馬上申請來台,且即可從事新台幣業務。兩相比較,實在是實質不對等。

雖說我主管單位可將陸銀來台之審查,直到ECFA談及市場准入、且我方亦爭取到優於WTO待遇時,方予通過,而達到實質對等;惟ECFA之簽署係屬架構協定,牽連廣泛,是否真能如同吳揆所希望者,於明年春天搞定?再加上須經雙方國會通過方能生效,更重要的是,金融業登陸必須納入雙方之「早期收穫」名單,否則須待ECFA整體諮商全數通過(可能是十年後了)後,方有機會「拿到較好之座位」。

假若MOU簽署完竣,而ECFA市場准入卻遲未通過,則我銀分行仍必須三年營業、且兩年連續獲利,方能從事人民幣業務;事實上,目前在大陸的外匯業務已是利差甚小、競爭甚大。另證券商亦僅能受限於百分之廿持股上限,拿著鈔票且毫無主導權地與陸資證券業廝殺;更何況,何時准許陸銀在台設立分行呢?

目前陸銀不敢放款給其缺乏承做經驗之中小企業,故我方想早日拿到人民幣業務以服務中小企業台商,免得中小企業台商苦無融資奶水,一一離開大陸,導致大陸員工失業,相信這是陸方亦希望我銀行進入大陸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陸銀亦想早日進入台灣。假若兩岸皆急於讓ECFA(很可能包括金融業登陸)之早期收穫名單通過,則MOU之簽署或許將加速ECFA之進行。

MOU到ECFA 有門票還要卡好位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ye 的頭像
    Chi.ye

    WebEX 雲端視訊會議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