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2010-04-13
  • 工商時報
  • 【本報產業組/連線報導】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討論產業創新條例草案中營所稅降到17%,傳產業一片叫好聲,甚至有業者說:這是遲來的正義。台塑集團、中鋼集團及統一集團均認為,調降營所稅,不僅減輕企業負擔,更有利企業再投資。

     台塑集團表示,任何降稅政策對企業界來說都是好事,都是正面的政策,可以促進外資或國內企業對台灣的投資。至於二線石化專業廠業者則認為,政府寄望降稅協助企業增添競爭力,這是大家都樂見之事。過去石化專業廠繳的營所稅多是25%,在傳統產業的嚴峻經營挑戰下,樂見政策不再獨厚電子產業或大型企業,也關照傳統產業。

     分析師指出,台塑四寶近年因麥寮六輕重大投資,多享有稅率減免空間,惟台塑化減免空間相對較少,一旦營所稅確定調降,獲利最明顯。台聚集團、國喬、台苯及榮化等塑化專業廠因近年重大投資計畫甚少,租稅抵減空間有限,也將因營所稅調降獲利。

     台灣區鋼鐵公會理事長林明儒表示,政府大幅調降營所稅,可以減輕企業負擔,並增加企業手中的「糧草」,提高戰鬥力,在微利的環境中,相信企業可將這筆減稅部份,用來更新設備和產線,以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至於 裕日車及東陽等汽車廠及零件業者也都認為,有助於提升業者的獲利而樂觀其成。

     台灣區飼料公會理事長洪堯昆表示,調降營所稅,對食品業當然很好,過去由於高稅率壓縮業者的獲利空間,如果調降,相信有很多食品業的EPS早就攀上1元以上,可以跟電子科技產業站在較平等的起跑點,調降動作,反應了傳產業的心聲,也讓經營條件更為合理,讓食品業更容易生存下來。

     記者曾萃芝/台北報導

     政策面將營所稅從20%調降到17%,傳產股大受惠。根據法人初步統計,上市櫃公司近3年營所稅平均繳稅率最高的前30名,幾乎都屬傳產業,該等公司將是降稅最大受益者。

     根據大展證券以CMONEY的資料,以上市櫃公司95年到97年這3年度的營所稅稅率為統計基礎,總計有43家這3年度平均營所稅稅率逾25%,69家落在20%至25%間。其中,這3年度平均營所稅率最高者,為紡織股弘裕的52.71%、銀行股兆豐金39.83%居后冠,繳稅率超過30%者還有高林、宏泰、雙喜、根基等,其他繳稅率排名前30名的公司,還包括北基加油、第一金、佳格、金洲製網、中工、儒鴻、彰化銀行、永光、滿心、聚陽、時報出版、裕隆車、大園汽電、欣雄、利勤、美利達、台蠟、華南金、環泰、山隆、友華、花仙子、欣天然、偉盟等,平均營所稅繳稅率均逾25%,普遍都是傳產股。

     此外,若以98年度前3季或前4季(部份已公佈去年全年財報)的資料統計也可發現,包括春源鋼鐵、新天地、達欣工、晶華、榮成、恆大、崇友、台肥、信義房屋、東鋼、聯華食、全家便利、和泰車、卜蜂、台玻等,公司所預估的98年度營所稅應稅稅率均逾20%,也將是降稅受惠的中大型企業。

     寶來投顧副總王兆立說,營所稅由20%調降至17%,基本面短線及長線都會影響,因為營所稅調降,對以前沒有受到產創條例優惠待遇的企業會比較好,受到產創條例保護者相對會比較不利,主要受惠者是一般傳統產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ye 的頭像
    Chi.ye

    WebEX 雲端視訊會議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