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01-21

行政院環保署18日在台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行「跟隨碳足跡─發現減碳新道路」國際論壇,會中請到英國「碳信託」經理Robin Dickinson針對各國碳足跡制度發展及相關規範進行演講。(趙雙傑攝)

行政院環保署18日在台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行「跟隨碳足跡─發現減碳新道路」國際論壇,會中請到英國「碳信託」經理Robin Dickinson針對各國碳足跡制度發展及相關規範進行演講。(趙雙傑攝)

     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議,最終雖然未能就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具體額度和時程達成協議,但節能減碳的確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從而各國如何設定以及達成減排目標,也就成為各國政府的治理要務。我國因為特殊的國際處境,未能獲邀參加全球氣候峰會,但卻不能也不應漠視此一國際性議題。因此,針對行政院已於本周一正式成立節能減碳推動會,並預計於下周四的院會通過提出各部門的具體減量目標,我們認為這是政府施政正確而必要的一步,值得肯定也值得期待。

     行政院所啟動的節能減碳計畫,其設定的目標是以「2020年回歸2005年排放基準」,作為短期減碳總量管制目標。這樣的計畫目標,較諸歐盟等國家所設定於2012年必須回復到1990年的水準平均再減5.2%,我國的減量目標明顯只能算是低標準。但問題的重點,其實並不在於標準的高低,重要的其實在於這些自我設定的目標,如何能保證政策的延續性,並在周密配套下確實被執行。

     首先檢視政策的連貫性,自從節能減碳持續增溫成為國際熱門議題後,在台灣也同樣是一個備受矚目的公共議題。而在過程中,民間、學界基本上扮演鼓吹、宣導的角色,相對地政府和企業界的回應則顯得被動和猶疑。譬如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於去年哥本哈根峰會召開前夕,當時的賦改會部分委員即曾倡議應加速實施開徵能源稅,但在企業界和政院的聯手下,開徵能源稅之議迅速被擱置。於此可見推動節能減碳,設定減排目標,確實是知易而行難。

     檢視減碳政策是否連貫的另一個指標,其實不妨看看政府的具體作為。行政院本周一成立節能減碳推動會,並由副院長朱立倫親自擔任召集人,看似要大步推動節能新政。但遠的不談,其實行政院在前閣揆劉兆玄主政期間,就已曾於2008年9月正式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因此,國人自然想知道,行政院如今新推出的行動計畫,和舊的政策綱領之間,究竟是存在怎樣的關係。是各不相干的兩套政策主張,還是換湯不換藥的新瓶裝舊酒。國人之所以有這樣的質疑,其實只要回顧過去的政府施政,幾乎每一位新任的閣揆,都要提出一套名稱響噹噹的國家建設方案,如此循環不已,到底只是換湯不換藥,還是玩弄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把戲,甚或喜新棄舊,使政策無法連貫,還真需要好好比對、檢視一番。因此,同樣地我們認為行政院院會於下周四核定最新的減碳行動計畫時,也能夠總結迄今為止政府主導推動節能減碳相關政策綱領的執行情形,績效卓著的自然應繼續深化,績效不彰者則應檢討原因並調整改進,至於推動有困難者更應找出癥結對症下藥,才不致淪於空談或無疾而終。

     進一步檢視此一最新版本的節能減碳行動計畫,在設定目標年的減排標準後,換算起來各部門將需減少共計8,700萬噸的二氧化碳。這其中,大量使用乾淨能源及替代能源、推廣綠能產業估計可減量接近半數的4,100萬噸二氧化碳,相對的節流方案則預計只能減少450萬噸。於此姑不論這些數值是否精確,但政府真要認真推動,其實也就意謂著今後十年,在推廣綠能產業以及使用乾淨、替代能源方面,將有十分可觀的商機。

     行動計畫中另一個受矚目的方案,為責成排碳大戶的台電、中油赴境外購買碳權,以期能達到減量2,670萬噸的目標。要在短短的十年內,要求台電、中油兩家國營事業向境外購買如此龐大的碳權,對兩家公司來說堪稱是全新的經驗與高難度的任務,畢竟國際碳權交易市場運作並非完全成熟,其中充滿投機風險,如果未能審慎處理,只怕花錢卻不能收效。

     此外,包括開徵能源稅、碳稅,規定重大投資案承諾抵換、企業海外購買、綠建築等,也被賦予相當額度的減碳目標。但是以能源稅、碳稅開徵舉步維艱的境遇,令人懷疑其預設的減碳目標是否不切實際。至於研議將汽油燃料費,由現行的隨車徵收改為隨油徵收,其實是早該做的事,但勢必對耗油量大的計程車與大眾運輸業的營運成本有所影響,而極可能引發反彈抗爭。政府如要面面討好,則勢必難以推動,但如果過度讓步,不是使減碳目標難以達成,就是出現新的不公不義。看來如何創造雙贏、三贏,而不是雙輸、三輸,行政院要如何執行減碳行動計畫,正是政府治理能力的最新考題了。

社論-推動減碳行動計畫考驗政府治理能力|言論新聞|中時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ye 的頭像
    Chi.ye

    WebEX 雲端視訊會議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