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開復:台灣年輕人 缺少成功飢渴性
![]()
【聯合報╱記者陳曼儂/台北報導】
2009.11.07 03:32 am
Google前全球副總裁李開復昨天表示,他成立的「創新工場」是要訓練讓更多的年輕人圓夢,並將自己的影響力發揮到最大,也就是「改變世界」;不過他並不是鼓勵「人人都創業」,而是要依照自己的能力和興趣,發揮到極限。
李開復目前的創新工場重心都放在大陸,但昨天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透露,創新工場在台灣成立分公司的計畫,「已經在李開復的行事曆上了」,李開復對台灣有感情,但沒有馬上宣布,是怕又接到幾千封履歷;不過李開復將在最短時間來到台灣來發展,「這是我們的約定」。
遠見雜誌主辦的「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昨天邀請郭台銘、李開復,以及創新工場金主之一的中經合總裁劉宇環座談。
李開復表示,成功創業者一定要有想要打造成功事業的「飢渴性」,「這種人的眼睛是有光芒的」,而且要擁有魄力、個人魅力以及面對挑戰的堅韌;還要有判斷力和自覺,懂得承擔自己的錯誤。
李開復公開徵求二種人才:至少寫過十萬行的程式碼、每周工作八十小時的天才工程師,另外就是有夠判斷力、渴求成功的創業家。
怎麼找到這些創業人才?他舉例,知名大公司裡有潛力的創業者、創業成功者身邊人、海外歸來的跨國公司人才,以及「已經失敗過一次的創業者」,李開復說,「我喜歡失敗者」,因為他們已經得到寶貴的經驗、學習謙虛和面對挑戰的勇氣。
李開復說,台灣的年輕人能力相當好,創業更理性、有邏輯,但是缺少大陸年輕人非常渴望成功的精神。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