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從急凍到復甦,二○○九堪稱產業洗牌年,也是最百花齊放的一年,特別是生活產業。《天下雜誌》去年的「一千大調查」,提出「生活產業在開花」的趨勢,○九年,台灣的生活產業,的確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食衣住行和醫療,構成○九年營運績效五十強的五大亮點。
食衣住行醫療 大放異彩
「營運績效五十強」名單是《天下雜誌》根據去年與過去三年的營收成長率、稅後純益與成長率、股東權益報酬率等,綜合評估一家企業長短期的財務表現,選出結合穩定性與成長爆發力,最具有投資價值的公司。
食品業今年有七家進榜,創下歷年紀錄,分別是佳格、旺旺、新麥、宏全、黑松、統一星巴克、味全。
佳格連續兩年入榜,過去三年稅後純益成長率達八四%,是食品業中最「香」的一家。佳格以美國「桂格」(Quaker)品牌行銷全台,並在上海成立分公司,用「多力」品牌販售葵花油。在健康意識逐漸高漲下,以及中國市場逐漸有獲利挹注,成長力度絲毫不遜於科技業。
統一星巴克的入榜也跌破眾人眼鏡。去年遭遇店舖調整,總店數停滯,以及便利超商平價咖啡的競爭,營收幾乎沒有成長。但藉著靈活的促銷策略、降低成本費用,並增加茶系列產品挹注業績,稅後純益大幅提高六成。統一星巴克保住連鎖咖啡龍頭地位,一舉擠入五十強榜單。
台商回來重振經營的老牌食品股旺旺和味全,也在不景氣中,逆勢展現投資價值。過去三年平均的稅後純益成長都有三成上下的水準。
服飾業今年三家入榜,分別是:全日美、麗嬰房、嘉裕。
做紙尿褲的全日美和童裝的麗嬰房,在少子化威脅中,仍繳出漂亮的成績單。一個做「噓噓樂」自有品牌,一個專注經營通路,靠著中國廣大內需市場帶動,去年稅後純益前者逆勢成長七成,後者成長六成。
房地產營建買賣有四家入榜,分別是:大城建設、厚生、瑞助、名軒開發。
做橡膠出身的厚生,連續兩年靠著資產活化與營建等收入進榜。去年有建設案「橋峰」入帳二十一億,佔總營收六成,預計今年還會有後續三十五億元的認列收入,並在板橋展開橋峰二期建案都更程序,加上南崁物流中心出租情況良好,今年營運情況仍然強勁。
行的方面有統一速達(黑貓宅急便),以及全家轉投資虛擬物流業的全網行銷。
統一速達去年營收成長一五%,獲利更增加二四%,在台灣小包裹的市佔率高達四成,是統一超商最賺錢的轉投資事業。今年在網路無店舖通路興起,以及新推出往來台日兩地國際宅急便等挹注下,營運持續看俏。
一樣是運輸業,去年入榜七家的海運業,今年反應去年前年的航價低點,全數摔出榜外。不過波羅的海乾散貨運指數四月價格已比去年初反彈四到五倍,隨著航商簽新約,以及國際貿易量明顯回升,明年海運業可望捲土重來。
醫療業也在這坡不景氣逆勢衝高,破天荒有中化、泰博、精華、友華四家入榜,不再只有本夢比。
做血糖機、試紙、血壓機等醫療器材代工的泰博,股價漲破百元,過去三年平均營收成長超過五成,成長爆發力十足。未來在自有品牌、照護軟體開發,以及歐美通路品牌上,仍機會十足。
太陽能全部跌出榜外
去年四家入榜,名列前茅的太陽能股,無法持續發光發熱。隨著去年全球最大市場西班牙政府大幅縮減補助,導致安裝下跌八成,中上游產能嚴重過剩,價格崩盤。今年產業重心往下游移動,過去幾年成長火熱的太陽能股,前景蒙上陰影。
今年延續前兩年趨勢,電子製造業不再獨步五十強榜,但表現依舊精彩。特別是掌握核心技術的關鍵零組件廠,如控制面板的洋華、面板驅動IC的瑞鼎,連接器廠嘉澤端子、宏致、禾昌興業等,明星味十足。鋰電池組新普更是榜上唯一連續五年入榜的企業,三年平均營收成長近二二%,愈是不景氣,愈能看出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