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讓兩岸經貿開大門走大路

2009.11.17 03:24 am
期盼已久的兩岸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MOU)昨天終於換文,由金管會主委陳冲與彼岸的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主席代表雙方完成簽署。儘管台灣已與英、美等30餘國簽署MOU,但兩岸MOU的形式及效益超越一般MOU,具有多元重大意義,其不僅打開兩岸金融業的往來通道、兼為市場開放定調,並為兩岸互動開啟第三條路,更為其後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協商創造新機,讓兩岸經貿關係進入開大門、走大路的時代,但真正的挑戰也將接踵而至。
兩岸MOU是依4月26日三次江陳會簽署的「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而來,但比60天內談成的時間表慢了近五個月;其間的關鍵不在金融監理合作的專業問題,因為這早有國際通則可循,而是兩岸關係的特殊性阻礙了簽署進程。如今,雙方以務實的簡體文及繁體文、使用「大陸方面」及「台灣方面」的名稱、採納換文等作為,讓各方鵠候多時的MOU終於完成簽署程序,實是在WTO模式(世界貿易組織下的關稅領域)及兩會模式(海基會、海協會用「兩岸cross straight」)之外,開啟了第三條簽署協議的路徑。這是兼顧國際慣例、形式對等及雙方需求下難能可貴的成果,不只要給參與努力的各方拍拍手,新模式也讓未來合作有了更多可能。
兩岸MOU的另一效益,是讓雙方監理機關建立制度性的對話機制,降低金融服務業者的管制成本與政策不確定性,並有利於化解彼岸金融市場的實質進入障礙,例如各地方政府實務運作等所謂的「潛規則」。但這項MOU的更特別之處,還在於其寓市場開放意義於其中。
從表面內容看,MOU沒有提到市場准入事宜,但依台灣對WTO的承諾,台灣金融服務市場已對所有成員開放,僅對大陸設禁令,且料定北京不會向WTO抗議,以免我藉此凸顯兩岸平起平坐。如今,彼岸願與我方簽署MOU,實是我方已以某種形式承諾開放陸資來台,否則即無簽署必要。因此,這代表我方願予大陸WTO待遇,這讓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再進一步;由此延伸,在將登場的ECFA正式協商中,我方要求給予金融服務業「超WTO待遇」的早期收穫,也將更為順理成章,讓台灣金融服務業西進,不只拿到MOU這張入場券,還有機會獲得具競爭利基的貴賓證。
MOU的簽署,不只給予台灣金融服務業更大的發展舞台,且其能否成功享用大陸市場開放的收益,亦將是場硬碰硬的實力戰,勝敗猶在未定之天,但政府必須要給業者奮力一搏的機會;另一潛在的受惠者,則是在大陸投資的廣大台商及經營大陸市場的企業,他們將因此而獲得台灣金融服務業的支援,在金流支持下拓展市場版圖,金融業亦得以持續保有客戶,進而形成良性循環,並肩發展成長。
依國際規範簽署的兩岸金融MOU,將讓兩岸經貿今後的往來開始開大門走大路,亦即很難再以隱晦不明的內規、針對性的行政指導及岐視性的人為干預,進行選擇性決策,這對兩岸企業、經濟發展都是正向之舉,因為企業經營最需要的就是透明、一致化政策,有利於長期布局。也因此,這對台灣也是一個嚴苛的考驗;一方面,我們是否能擺脫意識形態的糾纏、民粹式的政策討論,讓兩岸經貿往來真正正常化;另方面,政府在推動兩岸金融業進一步正常化、自由化之際,能否將涉及經濟安全的配套,例如陸資來台審查機制、敏感產業的投資防火牆、金融審慎監理原則等,予以明確的規制化,尤為關鍵。恭喜,兩岸MOU成真;加油,挑戰才要開始。
MOU讓兩岸經貿開大門走大路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析:如何看人民幣升值前景?

人民幣匯率一直是中美爭論焦點之一
隨著美國總統奧巴馬開始對首次訪華,有關人民幣升值的討論也越來越熱烈,中國官方不斷發出信號,人民幣匯率政策並沒有改變,而且強調人民幣升值對全球經濟復蘇沒有任何好處。
但是國際金融界人士認為,人民幣與美元掛鈎,便無法預防資產泡沫,會給明年全球經濟帶來潛在風險。
儘管中國官方不斷表態試圖降溫,但是無法平息外界對人民幣匯率走勢的揣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施特勞斯∙卡恩認為,中國經濟復蘇後,將會使人民幣承受升值壓力。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魯賓尼則認為,中國可能在未來兩年維持現有貨幣政策,希望通過弱勢人民幣,來刺激商品出口,確保即使內需轉弱,也不會影響到經濟運行。儘管如此,他相信中國央行將會讓人民幣小幅上調。
近一個月以來,人民幣匯率問題再度成為政治、市場和媒體的焦點。美國國會和G20財長會議上人民幣都成為焦點議題。
美國貿易逆差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金融管理教授孫來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採訪時說,「自2005年以來,人民兌美元升值了22%,但是美國的逆差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直到去年發生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的逆差才開始下降,這主要是因為金融危機的壓力,美國國內的儲蓄率開始上升,導致美國的進口和貿易逆差有所減少。因此這主要是美國的需求問題,不是人民幣的匯率問題。」
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最近在香港大學發表關於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結構失衡的演講時強調說,金融危機暴露出的全球經濟失衡不能歸咎於人民幣幣值低估。人民幣升值可能會拖累全球經濟表現,甚至阻滯剛開始的復蘇勢頭。
孫來祥教授說,「這場有關匯率的辯論實際上是一個政治議題。如果純粹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看,人民幣升值將導致中國的出口價格升高,對於美國和歐洲的消費者來說,中國產品價格就會上升,消費者就會受苦。歐美超級市場就會受到壓力。」
他指出,目前在歐美,主要有兩個遊涚團體在活動,一個是消費者和超級市場,另一個是與中國產品競爭的那些工業。這些屬於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面臨失業的壓力。因此,行業和工會都在努力遊涚政府和國會向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
升值壓力
不過,中國人民銀行最近發表了「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09年第三季度)」,央行透露會「按照主動性,可控制和漸進性原則,結合國際資本流動和主要貨幣走勢變化,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此話一齣,外國媒體紛紛演繹為中國央行承認人民幣受到升值壓力。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OU到ECFA 有門票還要卡好位
2009.11.16 03:37 am
金融MOU簽署在即,連戰在APEC「連胡會」後表示,胡錦濤希望兩岸ECFA協商年內開始。事實上,如金管會主委陳冲所言,MOU如同球賽的入場券,兩岸簽署後,只是取得門票,但看比賽的座位不太好,「所以要靠ECFA,才能取得比較好的座位觀看球賽。」究竟MOU簽署後,我方進大陸市場之座位為何?又如何在ECFA中取得較好座位?
MOU一經簽署,雙方即應回到WTO之承諾,予以對方相同於其他WTO會員之待遇。然而,我方於WTO之開放程度遠高於大陸。在證券方面,台灣對外資券商參股比例、承做業務均無限制;而中國大陸對外資券商參股比例仍有百分之廿上限限制,且外資對於A股經紀業務、股票自營買賣、財富管理均無法承做。此即陳主委所言之「不太好之座位」。
在銀行方面,我方銀行可立即於大陸營業,但卻無法立即從事較有利潤之人民幣業務;另一方面,陸銀卻可馬上申請來台,且即可從事新台幣業務。兩相比較,實在是實質不對等。
雖說我主管單位可將陸銀來台之審查,直到ECFA談及市場准入、且我方亦爭取到優於WTO待遇時,方予通過,而達到實質對等;惟ECFA之簽署係屬架構協定,牽連廣泛,是否真能如同吳揆所希望者,於明年春天搞定?再加上須經雙方國會通過方能生效,更重要的是,金融業登陸必須納入雙方之「早期收穫」名單,否則須待ECFA整體諮商全數通過(可能是十年後了)後,方有機會「拿到較好之座位」。
假若MOU簽署完竣,而ECFA市場准入卻遲未通過,則我銀分行仍必須三年營業、且兩年連續獲利,方能從事人民幣業務;事實上,目前在大陸的外匯業務已是利差甚小、競爭甚大。另證券商亦僅能受限於百分之廿持股上限,拿著鈔票且毫無主導權地與陸資證券業廝殺;更何況,何時准許陸銀在台設立分行呢?
目前陸銀不敢放款給其缺乏承做經驗之中小企業,故我方想早日拿到人民幣業務以服務中小企業台商,免得中小企業台商苦無融資奶水,一一離開大陸,導致大陸員工失業,相信這是陸方亦希望我銀行進入大陸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陸銀亦想早日進入台灣。假若兩岸皆急於讓ECFA(很可能包括金融業登陸)之早期收穫名單通過,則MOU之簽署或許將加速ECFA之進行。
MOU到ECFA 有門票還要卡好位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民幣看漲 熱錢奔亞洲

【經濟日報╱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2009.11.13 03:52 am
人民幣1年期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折價(報價低於零,指預期人幣升值)昨(12)日擴大到2.26角。外匯主管認為,人民幣升值將帶動亞幣全面走揚,不排除部分熱錢提前匯入亞洲卡位,新台幣在內的亞幣將面臨更嚴峻的升值壓力。
銀行外匯主管指出,澳洲二度升息後,市場認為南韓及大陸最可能跟進,加上人民幣升值議題發燒,最近已有熱錢轉進亞洲。
新台幣昨一度升值7.8分,但尾盤受MSCI調降台股權重效應、由升轉貶,終場貶值2分、為32.33元,成交量合計13.22億美元。目前新台幣1個月期NDF折價仍有1角,市場預期新台幣仍有升值空間,只是預期心理沒有人民幣那麼強烈。
特別是金管會禁止外資匯入後投資定存,促使部分不考慮轉戰台股的外資匯出。銀行外匯主管指出,外資匯入後存放定存的比重和金額都不高,但央行和金管會兩大主管機關聯手,擺明了是對炒匯熱錢下馬威,警告炒匯者不要假人民幣升值題材來「亂」新台幣。
美國促人民幣升值的呼聲節節升高,8月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一份對各國基本匯率評估的報告,便提到人民幣對美元應升值40%。銀行外匯主管指出,人民幣昨天收在6.8265元,以1年期的NDF折價點數來看,代表市場認為人民幣一年後將升值到6.6元。
銀行外匯主管認為,台灣、南韓等出口導向國家,不論市場或生產基地都逐漸轉移到大陸,未來幣值和人民幣間的連動會愈來愈密切,一旦人民幣快速走高,亞幣勢必會面臨沈重的升值壓力;但為避免衝擊經濟,亞洲各國央行仍將全力抑制貨幣上揚幅度。
人民幣看漲 熱錢奔亞洲 | APEC領袖會議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