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03-21 工商時報

     為了應對內外環境的嚴酷挑戰,中國今年勢必進行「大刀闊斧」、「真槍實彈」的經濟結構大調整,以全面改善及提升經濟體質。對此,甫於3月上半月在北京舉行完成的中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作了深入討論,並已達成決議。這是今年中國政府的要政方針,其動向值得各方關注。不過,我們發現,當前相關的政策架構,尚未達「完整配套」的程度,其中雖有不少「亮點」,卻也存在一些「盲點」。因而有必要作進一步的「政策調配」,以免造成新的偏差。

     關於中國政府今年調整全國經濟結構的政策方針,在溫家寶總理向「兩會」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說得很清楚。其主要內容是,調整振興重點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發展服務業、節能減排、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總的來看,這套政策方針的實行目標,顯然是要打造一個技術進步、環境優化、均衡發展、效益良好的經濟與社會體系。

     這套政策方針目前實行的「勢頭」究竟如何?我們從本次「兩會」期間相關議題的討論過程與氛圍去搜尋,發現其已顯現出來的「亮點」,在於政策取向清楚,使全國上下有規可循。更加上,中國政府對此的政策布局與政策後援相當實在,如權責機關的指定、相關開支預算的編列、實行成效考核機制的建立等,都相當具體。一般相信,在政策強力主導下,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今年將跨出一大步,再假以時日必將使全國經濟生態全面更新。

     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及節能減排的倡導,這兩項在本次「兩會」中的表現更為強勢,因其皆為產業體系中新崛起的元素,動見觀瞻,也容易做出政績,因此受到與會人士的追捧。其中,發展「物聯網」、新能源汽車、高速鐵路產業、新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新技術等具體項目,都受到大會的熱烈討論。上述項目,儼然已是中國未來實現「經濟強國」理想的根本。

     但是,相對上,這套調整經濟結構的政策方針,也有一些「盲點」,也就是不足之處。最主要在於「政策配套含混不清」。其中最應該加以議論的是,人民幣匯率政策,未與經濟結構調整政策密切掛鉤,兩者顯係各行其是。將來如不加以協調,則人民幣匯率的起起落落,恐怕會干擾經濟結構的調整,甚至對其造成「誤傷」。如人民幣過度升值,誠然有助引進國外高科技設備,頗能助益產業升級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之發展,但另方面卻會嚴重挫傷中小企業,因後者需要商品出口市場來支撐,對匯率升值的耐受能力小。

     本次「兩會」對匯率政策,僅作成「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之政策口徑,而未加以「產業關聯論述」。因此,未來人民幣匯率變動對經濟結構調整,究竟是助力抑或阻力,目前猶未可知。

     另一項配套不佳的政策,在於「房價調控」。針對大陸民眾普遍詬病的房價上漲過快、房價水平過高問題,本次「兩會」達成的政策共識主要是「遏制部份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雖會議期間中國政府新公布了管制土地標售的舉措,但並未直接干預房價,將來的房價調控,似乎也將採用較軟性的迂迴手法。有位部長在會上坦承,「未來20年中國房價上漲的壓力仍然是很大的」。這使人們對未來中國房價的持續走揚,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在這種情況下,社會資金依然會大量流入房地產業,相對上會擠壓其他的產業投資,並弱化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動能。

     為整體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計,中國政府有必要進一步強化房價調控政策,使社會投資不再過度集中於房地產,或至少能有效引導沿海房市資金轉向內陸地區,這樣起碼能加速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無論如何,中國社會資源不能再過度傾斜於房市,特別是沿海房市。那種傾斜,依各國經驗,必定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剋星。

社論-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亮點與盲點|言論新聞|中時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ye 的頭像
    Chi.ye

    WebEX 雲端視訊會議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