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磚4國如何誕生的

  • 2010-01-18
  • 工商時報

     引領風騷近10年,催生者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歐尼爾始料未及。

     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金磚4國(Bric)」此一名詞問世迄今已近10年,在這段期間,國際間無論是投資、經濟與政治等方面,都掀起一波金磚4國熱潮,至今仍未消退。金磚4國更是有意將此名詞轉換為一類似4國集團的國際實體組織,共同強化在國際間的影響力。然而金磚4國引領風騷,卻是它的催生者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歐尼爾始料未及的。

     金融時報周日刊出一篇特別報導「金磚4國的故事」,敘述歐尼爾當初是如何建構金磚4國的概念。根據報導,歐尼爾自承金磚4國的靈感來自911恐怖攻擊事件,原動力則是來自他擔心飯碗不保的憂慮。

     現年52歲的歐尼爾出生於英國曼徹斯特,是一位郵差之子。歐尼爾是一位足球迷,他表示「自己是在飲酒作樂與踢足球之間的閒暇時間培養出對經濟的熱情。」他原是一位匯市分析師,後來在1995年加入高盛,擔任經濟分析部門的兩位主管之一。2001年,高盛經濟分析部的另一名主管離職,歐尼爾成為唯一的主管。他說他當時的想法是:「老天,我必須拿出一點成績來。」

     2001年9月11日的美國恐怖攻擊為他提供靈感。歐尼爾一向支持全球化,亞洲新興經濟體尤其著迷。他認為,在全球化下,非西方世界在國際間的話語權將會日增,911事件就是一例,不過卻是一項負面發展。他表示,非西方世界對國際間的影響也有正面的助益,重點就是如何發掘。他指出,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全球化絕不可能是美國化。

     歐尼爾於是開始尋求未來具發展潛力的非西方經濟體。他最後選中了巴西、中國、印度與俄羅斯。這4國儘管文化與地理位置迥異,卻有共通之處,即是人口眾多、經濟低度發展,不過政府卻都願意擁抱全球化,或是其中部分元素。

     2001年11月30日,歐尼爾提出了金磚4國的概念。他在為高盛第66號全球經濟報告中預測,未來10年金磚4國,尤其是中國,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將會大增,有鑑於此,全球政策決策者的論壇應該重組,讓金磚4國擁有更多的權力。此一報告題目是「幫助全球經濟更好的金磚4國(Buliding Better Global Economic Brics)」

     該報告立刻引起國際間的注意,不過有人也提出質疑,指出當時的巴西正為超高通膨所苦,實在看不出有何發展潛力。也有人認為金磚4國不過是高盛的行銷伎倆而已。

     歐尼爾繼續強化其金磚4國的概念。2003年,他提出題目為「與金磚4國共同築夢:通往2050年之路(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該報告預測2039年金磚4國的經濟規模就將取代最大的西方經濟體,未來全球10大經濟體的名單將會改寫(高盛現則預測中國經濟規模在2027年將與美國匹敵,金磚4國則是在2032年超越西方經濟體)。此報告吸引大批跨國企業向高盛尋求如何進入與投資金磚4國之道。金磚4國的熱潮正式點燃。

     隨著大家都在引用金磚4國這個名詞,高盛一度想為金磚4國聲請專利,不過由於律師認為這並非一項產品而作罷。

     金磚4國最偉大的成就可能就是改變了世人對21世紀的世界觀,全球化的進程不再是以美國馬首是瞻,非西方國家正在快速崛起之中。這一點其實由高盛本身就可能看出來,成立逾百年的高盛向來都是靠著美國市場賺錢,然而過去10年間卻是積極開發海外,尤其是在金磚4國。

     巴西、中國、印度與俄羅斯也靠著金磚4國熱潮更加擴大在國際間影響力。如今他們希望把金磚4國變成一個實體的國際論壇或組織。俄羅斯在2008年5月曾召開金磚4國外長會議,隔年7月又舉行高峰會,而今年夏季金磚四國預定在巴西舉行高峰會,巴西政府並且為此設立了全球首座金磚4國智庫。

金磚4國如何誕生的|國際經濟|財經|中時理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ye 的頭像
    Chi.ye

    WebEX 雲端視訊會議

    Chi.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