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正在悄然加速入华的步伐。据悉,Facebook酝酿将年内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一计划的细节情况。而两年前,Facebook推出简体中文版本时,一度曾引发入华猜测(新浪科技)。
Facebook若是入华,一定水土不服。这是被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真理。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0多年前雅虎入华,最新的例子莫过于今年谷歌黯然退出,从这些巨头入华的征战来看,美国网站入华战略无不是以损兵折将,败北而去的结果告终。因为在中国互联网上,有道墙。一道看不见的墙。试图在这墙上打洞挖穴的,来一个死一个。不信请看大屏幕:
1.入华失败路
雅虎入华。采用翻墙术。时值1999年,互联网创业的第一个春天,这一年中国诞生了搜狐、网易和新浪。不幸的是,当时中美之间正处于中国入世谈判的关键时刻,具有媒体身份的中国雅虎一开通,就引起了监管部门的警觉,于是开始它多灾多难的历程。大路不通,咋办?雅虎想了聪明办法,意图通过收购一架中国公司作为梯子翻过去,于是雅虎收购3721,后来,大家都知道了。雅虎换股阿里巴巴。再后来,改名叫中国雅虎。彻底88了。
AOL入华。采用开窗术。2001年,AOL进军中国市场,这家著名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大概研究了雅虎的初期战术,避开收购中国小公司,而直接找联想这样的强势地头蛇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建立网站FM365,准备在墙上挖一个窗户,不料,这家公司组装电脑很强,上网水平实在不行,3年之后(2004年),FM365网站因经营不善被关闭。AOL甘心眼睁睁的失去这扇窗户?2008年4月,AOL宣布再次进入中国,没料到这世道变了,11个月之后,它又退出中国内地市场。
eBay入华。也是开窗术。应该说,开窗术是个简单易学的办法。2002年3月18日,那时候电子商务C2C风生水起。e-Bay投资3000万美元现金,获得中国C2C翘楚网站易趣33%的股份,并藉此进入中国互联网市场。eBay的策略是借道入华,目标是全面占领中国C2C市场,不料,刚落脚未稳,就遭遇了强烈的阻击。福布斯曾对这场惨烈的战事做过专文报道:《中国淘宝们奋起抵抗eBay》。果不其然,面对激烈的中国市场的竞争,eBay水土不服,本地化失败。
MSN入华。乔装打扮混过去。2005年,5月11日,微软和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美斯恩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运营MSN在中国的业务。与其他国际互联网巨头有所不同,刚进入中国的微软MSN一开始就采取了更加“中国”的经营策略,两家公司各占50%股份,而且微软第一次让本土员工参与战略决策,这相当于MSN给微软穿上了唐装。穿上唐装就是中国人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什么?美斯恩,没死?嗯。一个知名门户网站已经将几乎所有的频道外包,而资讯页面内容充斥着准低俗广告内容,犹如一个人将自己的躯干和四肢全都换成机械的,没死,也差不离了。
Myspace入华。采用从墙下打洞的法子。应该说Myspace比上述几家精明的多,开窗翻墙都不灵的情况下,Myspace打算从地下挖一条隧道进入。2007年,新闻集团进军大陆,默多克委派他的太太、出生于广州的邓文迪访问中国,协助MySpace进入中国,这个地道做的好,公司里用的全是中国人。进是进来了,不过,后来据说资金不到位,后来传言创业骨干纷纷离职,后来改名叫做聚友网,专做SN。今年4月初,听说又变了,网站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交友网站转型为“为音乐人及乐迷提供一个社交、互动及增值服务的平台”。怎么跟雅虎走下坡路时一个路数呢? 总之,这个网站一直在二流圈子里混混,而且还是靠边站。
最近的一个榜样,大概是谷歌了。谷歌采用撞墙术,意图推翻那道看不见的墙,在最近两个多月里,被世界关注。不料,撞墙不成,只得离开大陆,退守香港一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负责人指出,谷歌事件的实质就是在中国经营要不要遵守中国法律。法律,很好的一个词汇。谷歌入华成了辱华,这真是一个悲剧。更悲哀的是,这个悲剧发生在一个据说是有如六月天的阳光时代,让人感觉好像是碧蓝的晴空突然乌云密布。
2.桔子变枳子
高高兴兴来,灰头土脸去。原因是什么?有人含糊其辞的说,这是不能适应本地化需要的缘故。淮南生的桔子,到淮北变成枳子,倘若那个桔子不肯变,那就是“不能适应本地化需要”。
今年1月,有统计公司说Facebook流量超雅虎,成美国第二大网站。当然,在alexa.com上,Facebook现在也还名列世界第二。也有说Facebook是世界第一的。今年3月,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Hitwise称,社交网站Facebook的访问量在美国网站总访问量中所占比例为7.07%,成为美国最大的网站。
今年4月,传说这个世界级的数一数二的网站要准备进入中国了。“Facebook!”肖容指着大屏幕说,“看看你的前辈吧,从当年世界第一的雅虎,到曾经世界第一的谷歌,入华入得莫不是伤痕累累。”
Facebook这个桔子能够变成枳子,从而避开它前辈的覆辙吗?
避不开。
理由很简单。你看麦当劳肯德基就知道了,同样一个汉堡,中国美国一个价,中国成本比美国低很多,这些个传统行业的美国公司,入了华就闷声发大财,几乎来一个发一个,什么耐克美孚宝马奔驰微软IBM,在中国早就赚的盆满钵溢了,成功率之高,令世界称奇。
要入华,很简单。卖汉堡卖衣服卖车子软件乃至战略物质石油都可以,就是别卖会让大脑思考的东西。互联网能令大脑思考,这样一个东西,城管要取缔!肯定没得卖!雅虎式翻墙不成,AOL开窗子也不成,谷歌式强撞更不成,MSN乔装打扮过关的也不成,myspace式打洞更不成。总之,没的成。
3.河蟹式生存
美国的网站要跑到全世界,正如中国公司要开进美国。在美国人眼里,互联网以进入更年期。自1969年早期的网络数据传输试验算起,互联网已经41岁。虽然互联网带来了无尽的创新应用,但美国互联网换上了更年期综合症----美国人管这个叫遭遇“中年危机”——各种人为障碍正在损害作为互联网基础的开放性。网站国内呆不住了,自然就琢磨往国外跑……不过,中国是你们憧憬的伊甸园吗?
中国互联网尽管发展时间短,才10多岁,尽管没有中年危机,但是架不住未老先衰啊。与虎虎生气的韩日互联网相比,中国互联网网民多,网络环境复杂,尽管中国人都是好的,但社会上就是有一小撮保守分子看互联网不顺眼,试图发明国域网作为替代产品。君不见,前年一个证书,去年一个牌照,今年一个照片……捆在互联网上的绳子,年年增加,越来越紧。
什么东西,只有被绑起来才能活得久?答对了,河蟹。
中国只适合河蟹这样的生猛物种生存。要说生猛,没有比中国人的肠胃更生猛了,它须适应地沟油、能够消化毒奶粉、敢于开胸验肺。动不动就拿人权说事的娇滴滴的美国人成吗?别说人种问题了,中国的就算一只小小的螃蟹也都令世界害怕,中国螃蟹曾“入侵”俄罗斯,扯烂鱼网危吃尽鱼虾,还会在河岸上打洞挖穴,吓得老毛子专家大叫“很可能导致大坝坍塌”。
这么复杂的情况,你们不会不知道吧?中国人自己都闹不明白,你们老外还能看清楚吗?
真的,中国这片能够养育河蟹这样生猛物种的土地,真的不适合你们这些外来生物入。
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们河蟹生长的地方,你们快些回去吧。(天马来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