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来源: 技术在线 发布者:技术在线
为抗议日本政府将钓鱼岛(日本:尖阁诸岛)国有化,中国各地爆发了反日游行。日本也有观点认为这可看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的经济制裁。对于在中国的日本企业而言,由于工厂遭到破坏和纵火被迫陷入停工,损失巨大。在这种局势下,日本企业的“China plus one”战略受到了关注。为避免政治风险,把已经或者打算在中国设置的功能分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动向日益显著,而且今后还会继续加速。(记者:高野 敦,《日经制造》)
Q1:贵公司是否受到反日游行的影响?

回答“受到影响”的占51.7%,回答“未受影响”的占37.9%,受到反日游行的企业占多数。即使没有直接受害,受到有业务往来客户连累的企业可能也不在少数。
针对在该提问中回答“受到影响”的受访者,请其将所受影响换算成金额时,回答“不清楚”的最多,为39.9%,由此可见掌握实际影响还需要时间。在列出了具体金额的回答中,回答“不到1000万日元”(28.1%)和“1000万日元以上5000万日元以下”(10.5%)的居多。
Q2:哪些业务受到了影响?

针对在Q1中回答“受到影响”的受访者,进一步询问了实际受到影响的业务。回答“生产”(54.8%)的达到一多半,此外,回答“销售”(31.6%)、“采购”(24.6%)和“报关”(23.2%)的也比较多。
另外,回答“研究开发”(9.6%)和“设计”(7.5%)受到影响的例不到1成,估计日企在中国设置这些功能的本来就为数不多,而且与工厂和商业设施等相比,不容易成为破坏和纵火的目标。
Q3:贵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开展和投资计划是否会有变动?

在此次调查中,回答反日游行等的影响“超过预想”的受访者比较多。那么,今后在中国的业务开展和投资计划是否会改变呢?
对此,回答“计划没有变动”(33.8%)的受访者最多。而回答缩小、延期、停止计划的合计为24.3%。回答“本来就没有业务开展和投资计划”的也达到了19.5%。
Q4:是否在推进或探讨China plus one战略?

随着中国风险的显著化,将生产基地和投资地点分散到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China plus one战略再次受到关注。因此,在询问是否在推进或探讨该战略时,31.7%的受访者回答“以前就在推进”。再加上“已经完成”和“今后推进”的回答,有4成以上受访者所在公司采用了China plus one战略。
而回答“既未推进也未探讨”的也不少,为23.1%。无论是否在推进或探讨China plus one战略,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改变方针的案例并不多。
Q5:向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分散生产基地和投资地点的理由是什么?

针对在Q4中回答“已经完成”、“以前就在推进”、“今后推进”、“尚未推进,但正在探讨”的受访者,调查进一步询问了其理由。回答最多的是,“为了避免类似的政治风险(”56.8%),以及“因为中国的人工费等成本上升”(55.6%)。此前,中国成本优势超过了政治风险,但随着人工费的上升,这种构造在逐渐瓦解。
回答“因为有其他能提供有利条件的国家和地区”的受访者也多达36.6%。为发展产业而打算招揽制造业入驻的国家和地区似乎有所增加。
此外,针对所有受访者询问了推进China plus one战略时存在的问题时,回答“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49.2%)的最多。另外也有人提出了政治风险、难以确保人才、产业集成不完善等多种问题。
Q6:向哪些国家和地区分散生产基地和投资地点?

与Q5一样,针对在Q4中回答“已经完成”、“以前就在推进”、“今后推进”、“尚未推进,但正在探讨”的受访者,询问了已经分散、正在分散、正探讨分散功能的国家和地区。回答“泰国”(53.3%)和“越南”(51.0%)的超过了一半。已经有很多日本企业在这两个国家设置了基地,可以看出,作为进驻地,这两个国家依然是有力候选。
其他进驻地方面,列举“印度尼西亚”(31.1%)、“印度”(30.4%)、“马来西亚”(24.1%)、“菲律宾”(19.5%)的受访者也不少。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一定程度,可见进驻地的选择好像并不仅仅由人工费等低成本因素决定。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