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媒報導,一個月前,作為主要股東之一的股神巴菲特旋風式訪華,出席比亞迪(行情,資訊,評論)(1211)的十多場活動,更承諾「終身不賣」手上的比亞迪股票,刺激公司股價狂飆。不料到其后只一個月,比亞迪接連傳出惡耗:銷量跌幅擴大、新廠房被判違規、第三季純利跌99%……據港媒調查,該公司的經銷商退網潮正在惡化,比亞迪被迫暫緩市場擴張步伐,將令未來銷量進一步受壓。同時,公司向投資者推銷的「進軍歐美」大計,也一拖再拖,比亞迪神話有可能演變成比亞迪泡沬。
首三季只賣38.6 萬輛今年8 月,比亞迪汽車銷量同比大跌19%,是連續第五個月下跌,首八個月合計賣出35 萬輛車,全年80 萬輛的目標肯定已無望達成,公司被迫宣布大副削減目標兩成半,降至60 萬輛,股價也因此跌至一年來低谷的45 元。詎料九月銷量跌幅更擴大至25%,首三季只賣出38.6 萬輛,剩下的最後一季,新的銷量目標也成泡影。
對於銷量大跌的「死因」,內地汽車業人士指出,比亞迪由電池制造商半途出家,轉而生產汽車,在技術、質素和效能方面都落后於奇瑞和華晨(1114)等大廠。比亞迪銷量在2009 年大躍進,打入第四位,皇牌車型F3 更連續多月雄據銷量榜首。市場人士直言,F3 暢銷非因質素特別好,而是售價低至五萬多元人民幣,這個價格當時在同級馬力車種上并無競爭對手。
交銀國際汽車業分析員尹國輝指出,F3 現時仍占比亞迪總銷量六成,但今年其他品牌有大批4 萬元至8 萬元的車款上市,噬掉F3 原有的市場份額,加上F3 并未入選首兩批節能汽車補貼目錄,導 致銷量明顯下滑,是比亞迪第三季業績倒退的主因。
銷量大跌迫使公司下削目標,但新的目標亦幾可肯定落空,管理層為了催谷銷量,不惜向全國一千多家經銷商施壓,包括要求每家店每月取車多達200 輛,若賣不完就要積壓存貨導致損失慘重。
年中以來,全國多處地方掀起經銷商退網潮,不少車行轉投其他品牌。巴菲特訪華時與千多名經銷商晚宴,請他們吃美國帶來的雪糕,又彈琴助興,就被視為安撫他們之舉。不過,股神的名氣雖大,退網潮并無止息之勢,近日更蔓延至比亞迪大本營深圳。
第三季毛利率跌至14.9% 為了促銷,比亞迪亦大幅削價和提供折扣,導致毛利率由首季的24.5%和次季的18%,大幅下滑至第三季的14.9%,遠低於行業平均水準的20%。
國內銷量持續不振的同時,比亞迪長期以來向投資者描繪的另一個愿景──進軍歐美電動車市場,亦由2007 年起一再被推遲,「最新」的目標是最快在2011 年以雙模電動車F3DM 和純電動車E6 率先登陸歐洲,但能否成事,市場也不樂觀。
信達國際科技業分析員趙晞文指出,目前電動車在全球市場仍僅屬一個概念,遠遠未正式普及化,而且歐美的消費市道仍持續不振;此外,就算比亞迪把自主研發的電動車出口到歐美,性價比也未必及得上當地的品牌,因此「進軍歐美」愿景就算真能實現,對於比亞迪未來幾年銷量的幫助也將非常有限。
比亞迪四面受敵,亦反映在股價之上,上周收市報47.2 元,不僅股神效應的升幅已完全蒸發,現價亦僅高於全年低位約4%。今年以來,比亞迪已累跌三成一。
趙晞文指現價仍達明年預測市盈率23 倍,以銷量趨勢和盈利能力衡量,難以支持如此高市盈率,預料短期內仍有下跌空間。
股神巴菲特在中石油賺了大錢后,2008 年9 月再次將目標投向中國-比亞迪股份。此次投資是在金融風暴后,進行的第二筆重大投資。巴菲特投資中石油獨具慧眼,帶動比亞迪股價飆升,比亞迪光環愈吹愈大。
港交所資料顯示,巴菲特在2008 年9 月26 日通過策略投資認購協議,在場外以每股平均8 港元,買入比亞迪2.25 億股,持有比亞迪注冊資本總額約9.89%股權以及已發行H 股的28.37%股權。股神入股為比亞迪注入強心針。此后,比亞迪在宣傳中,均濃墨重彩該項投資,相關媒體報導亦不計其數。巴菲特與比亞迪創辦人王傳褔也互相吹捧,巴菲特表示,王傳福具備獨特的管理經營能力和優良紀錄,盼望和他合作。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金融界) 2010-11-01 11:03:04